我的故乡外面是黄河,黄河围起了我的故乡。夏天河水蒸腾着冲散暑气,冬天河水筑起冰壳沉寂了寒冷。河水给了这座小城一个名字,孕育了城里几十万的人,我对故乡的记忆大半来自那条河,想到河就想起我的家,想到故乡就想起那条流淌着岁月的河。
在这儿,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都要过河灯节,也就是放河灯祭祀河神,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习俗,以求第二年风调雨顺。那是我很小的时候,这天的晚上河边都会站满了人,我坐在爸爸的肩头上,远处是明亮的灯火下泛着光的河流,荷花形状的灯在水面上忽高忽低,墨色的天幕下垂坠着盛开的烟花,尽管人群拥挤着吵嚷着,记忆总是能把这一幕美化得不像话,现在还想看却看不到了。
河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座城。沿着古渡口,人们修筑了广场,凉亭,公园。春天的柳,夏天的风,秋天的果,冬天的冰,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快乐。孩子们在那儿做游戏,青年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老年人早晚都会去那儿散散步,打打太极,小城市这点最好了,生活像那条河一样慢悠悠地向前流啊,人们就是水里的小鱼小虾,很少遇到大风大浪,也很容易就满足了。河自北流向南,垂直的东西向延伸出两条宽阔的大道,就是这个城的主要骨架了。模仿着深圳,道路两旁架起了彩虹桥,每次从爷爷家回家,我们从城的那头驶过到城的这头,都能看到漂亮的七色彩虹桥,可惜现在也拆掉了。
离开家乡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小城市的教育水平只能算是差强人意,送孩子去省会城市读书是这儿的潮流,我也是浪潮中的一朵。还记得我第一次告别故乡的早上,四点钟就出发了,睡意朦胧中我看到车窗外的天空泛起鱼肚白,太阳就要出来,小城的一天就要开始,我却要和她说再见了,而且不能相见的日子会越来越长,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定是明白这一点的,可是当时的我是什么心情,已经无法得知。
走得越远,“故乡”变得越来越大,从饮食,习惯到语言文化,每个地区的人都被打上了特殊的烙印,可是在我的心目中,那条河绕起来的小城才是我的故乡,我还有最原始的乡音和最纯粹的感情。每次放假回家,我都能看到这座小城明显的变化,她在成长,同时也保留了河最初赋予她的质朴,我相信即使是很多年以后,这些质朴也会永远融合在她的生命里,成为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她的眷恋。
落叶归根,游子思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内心的追求与情感,即使是不知愁滋味的少年也体会过乡愁的情怀。让我回家吧,就像让倦鸟归巢,让纷乱的思绪归于平静,哪怕是只在河边吹吹风,再感受生命最初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