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扯别的,直接进入主题。来说说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拿目前我接触的新媒体内容运营这个岗位来举例。团队很多新人,入职之初都抱有一腔热血,半年后很多人不是消沉了就是离职了。而给出最多的原因则是“这件事没有进步空间,每天都重复,数据也不见好转,久而久之思维固化了,于是想要出去看看”。
这件事真的只能重复的干吗?对于数据,我们真的是无力回天了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结合我和一些运营同行的交流,梳理出几条优秀运营的特质,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而于此延伸到所有行业,我想这个方法都是奏效的。
1、用心做内容,你会发现数据是可以干预的。
对待内容运营这件事,你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在上面:从每天平台推送的爆文、优质对标账号的跟踪,到每一部影片的高光点、用户的聚焦点;从关键词的规律、关键句式的规律,到优质片单筛选、劣迹艺人库的建立;从警告扣分、不被推荐,到最新政策、账号权益等等。做一个专业的运营,你要关注和思考的东西真的很多,而播放量是这一切思考的结论。
我们每天都在忙碌,每天都在更新内容,而且量还不小。你能干预的,除了更新数量以外还有其他的吗?流量你能干预吗?也许你会在心里默默回答:我已经更新内容了,流量这玩意儿就听天由命了。但我要告诉你,你!能!干!预!
是平庸的数据,限制了你的想象。如果你发现你的数据最近一直很平,那就需要干预一下,改变一下运营策略:增加/减少发文量、换一种风格的内容、标题换换其他思路、时长可以不可以调整等等。
不论怎样,你都会发现流量产生的波动。干预流量有三个结果,第一个流量往上走,第二个流量往下走,第三个流量维持稳定。每天记录下你的运营日志,等数据出来再对你的运营日志做一次小复盘。这里你可以做一个表格模板,包含每天的运营思路,每天犯的错,前一天运营思路的数据反馈。对经常犯错的问题整理成错题集,每次在发布前逐条过一遍。相信我,这样做不用一个月,错题集的内容不会再增加,而自己也不用再每天逐条过,这个时候才是我们所说的烂熟于心了。对常态化测试奏效的结论,也汇总成运营策略手册,不断的盘。
嗯,如果你还在每天无头苍蝇一样的疲于奔命,按照这个方法,不用多久,你会惊讶于,流量开始听我的话了。其实流量还是以前的流量,只是你变了,变得开始会驯化它了。而这,才是运营好玩的地方。
2、运营天生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这才是属于这个岗位的乐趣所在。
我们每天在运营的内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可以选择忽略,那么长此以往你只能被残忍的数据或者崩溃的心态打败。你当然也可以选择直面,把每天遇到的问题逐条分类,去解决。有些问题是基础问题,主要因为自己粗心造成,这些就用最呆最笨的办法:列下来,逐条过。有些问题是之前没遇到过的问题,可以在使用各种办法寻找到答案之后记下来,每次发布前都过一遍,好像方法和前一条类似哈。还有些问题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那就不断设定常量和变量进行测试,再观察每次测试的结论。
花时间自己研究很重要,但如果一味的闭门造车可是不得要领的。这个时候,同事或者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前提建立在前面说的:用心运营的基础上。否则你准备好了,你沟通的对象却只是抱着来听的想法,交流和碰撞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做到以上这一点,每个人对自己的运营策略和问题都相当清晰了,这个时候带着自己的经验和问题,小范围的进行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人讨论不仅互通有无,而且能激发更多的碰撞和灵感。
我们常说一份工作能让你持续进行,要么能赚到钱,要么能学到东西。这里的学习不是被动灌输式,而是主动探索式。带着经验和问题去交流才能交到好朋友,能学到真知识。这才是这件事的乐趣所在,这才是一个运营的正确打开方式。
3、没必要抱怨现状,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
自打你从学校毕业,就已经是个成年人。你进入这家公司的初衷是什么,你做出业绩了没有,如果没有,请不要埋怨各种不如人意。你面对的是同事,是领导,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社会机构。这里没有补考,也没有留级。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你10年后的现状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