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由一个一个“点”构成的。
任何人的生命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每一天都由每一个时间点连成,每个时间点都在做着可能微小的事。重复循环,或者从此逝去。
比如今天的我,穿过今天连续的一天中每个时间点,留下的点滴。
没设闹钟,5:30准时醒来,还是那么早,直到6:40,除了洗脸刷牙喝水,没有留下任何印记的70分钟,那个点就永远消亡了。
7:00--8:00一个小时瑜伽晨练,这是一个出一身透汗的点,新来的老师上课,教了一个新的动作——乌鸦式,可是我竭尽全力也做不起来,手臂力量软弱无力,老师说要练核心。
今天新生报到,要不要去学校,挣扎了一会儿,全副武装骑车出门, 到学校看到彩旗飘飘,音乐喷泉欢舞,迎新的欢庆气氛,愉悦了心情。初一新生报到我去看什么呀。到办公室烧了一壶水,转了一圈,和教务处关于排课的事打了招呼。坐下来看书,却一眼也看不进去,算了,不如回家。这个点好像也不知道是怎么溜过去的。
回家后一边听书,一边在干嘛,想不起来了。听了一会,居然就靠在藤椅里迷迷糊糊睡着了。
中饭后,还午睡吗?能睡着?我对自己表示怀疑。于是干脆去表妹开设的氧吧里吸氧,吸氧时能睡一会更好,不能睡就继续听“上官文露读书”吧。这个点记忆清晰,或许是氧气让人清醒。
回来后,微信、手机,不知不觉一个点溜走。
3:30,出发,骑电动车去家访,好久没有在这么热的天气,顶着火热的阳光在公路上骑车。同行的老师车速快我许多,他不时在前方等我。
家访的孩子上期末成绩下滑严重,孩子和家长都比较着急,开学前老师来家访,而且全科老师一个不落,原本就内敛的孩子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了。把话题从教育成绩上扯开去,慢慢地孩子才缓和过来。这个点有意义吗?应该有,至少经过了30多年,我依然记得老师去我们家家访的样子,不时会想起老师的温暖和鼓励。
下午5点,从学生家里出来,奔赴一个饭局,骑车从西北到西南,熟悉的地名,可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心,居然分辨不出东西南北。居然用了定位导航才找到熟悉的街熟悉的桥,是啊,这个地方已经多少年没有来过,20年了?还是老样子?其他地方天翻地覆,此处20年居然一层不变,同一座城市,不同的天空吗?
也好像忙忙碌碌一天,散乱的点,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响,没有痕迹,这就是我一天的点滴生活,它真实地滴过,犹如在青石板上用水写书法,在沙漠上浇水,一会儿就干了,了无痕迹。
乔布斯说:“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滴之间的联系。”
想回头清晰地看见你的生活,那就要把这些点滴连成“线”的记录,顺着那根“线”才能看到前端的那个你,一路向前的那个你。
我看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