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轮瑜伽全书》在7月末时收到,急切地看了前面部分,在8月初时,开始试着对位的练习,也并没有每天都练习。之后,不急不缓地做了一次接地充电的练习,做完明显感到双脚下电流的强烈。
待8月28日买回来了瑜伽带,第一次边照书边比划的做完整套瑜伽海底轮部分,过程磕磕绊绊,但还是顺着书,僵硬地把体式都做了一遍,至于呼吸是否均匀、体位是否标准,都顾不上那么多,那么细致了。
因为是个闷热的晚上,还是在客厅,并刻意关了空调,但开着风扇,那边有先生躺在沙发上看手机里的连续剧,这边有我在瑜伽垫上折腾的香汗淋漓,整套做完后,内心还蛮欣喜于自己能把看似有难度的体式都到位。
身体感觉到累的不想动,就地打坐静下来,闭了眼睛、观呼吸,没多久,一阵清凉在头顶正中的高处,越来越明显,似乎清凉油涂在皮肤上的感觉,以至于我好奇的都想伸手去摸一摸,但身体并没有去让手臂动一下,只是静静的感受这如光线一般的、向上的、长长的伸出去的这股清凉。
之后,待出了静坐,慢慢睁开眼睛,将身体放到在瑜伽垫上,睡了一个大休息体式的小觉。
今天,9月9日,上午,家里很安静,打扫清洁完,我把瑜伽垫带到小禅室,这是我平时礼佛、打坐的小天地,先礼拜了佛,一并告知这个空间,我之后要固定在这里练习瑜伽啦,有打扰请见谅,并祈请加持。
每个体式,都慢下来关注到呼吸且保持均匀,做山式时,右手掌有细微的电流感,用瑜伽带做打开腿部的体式时,瑜伽带的阻力与腿的推力相遇,从大腿到整体腿抖动着,把双手拉瑜伽带换成手腕拉,力量更大些,左腿明显没有右腿有力,几个月前崴了的左脚还在恢复期。当有酸痛感时,意识提醒书中所讲,就把关注点停留在酸痛处感受着它,一呼一吸,确是一被关注就进入了那个酸痛,而没有了酸痛的意识判断,顷刻间舒缓了许多。
五、六个体式做下来,在中间的休息调整空当,明显感觉到身体的沉重感,需要意识刻意带动着才能动起来,继续下一个体式,这时,思维跑了:原来平日里身体懒洋洋要卧倒在沙发上的,并不是真的累了,或许是沉重的物质体因能量受阻而不堪重负的结果啰。
要继续进行下一个体式时,感觉身体无力,勉强进行的体式感觉整个身体开始呆滞,没有之前灵活,好吧,就停下来,进入静坐。
一入静的开始,头脑零星飘过:看看这次还会有上次的清凉感没有。但,观呼吸的专注力一直保持着,感受到下腹部的一呼一吸,咦似有些急促,而这急促只是一种意识在刻意保持的熟悉感,在这急促的后面,有一个平缓的几乎感觉不到的呼吸,以及端坐着的身体,且看到这具身体是灵活的任何动作都轻盈、轻松的做出来了。原来,调呼吸是把这浮在表面的这一层的惯性,向后靠、合上那后面的如如不动的那具身相里的频率与节奏啊!原来,那个如如不动,且无所不能真的就静坐在整个脊柱上。
渐渐地,觉受到后心到双肩的区域,热起来,非常舒服的热着;再渐渐,这股热在臀部与坐垫之间。之后,闭着的双眼缓缓睁开。
下坐,调整身体,快把这过程书写下来。
这种先动后静的练习方式非常契合现在的我来练习,特意新建一个练习笔记来记录。
感恩一切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