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电影里表达了两种情绪:一种是男人的懦弱,一种是复仇的宣泄。当我们理解懦弱的主角是男人,复仇的对象是女人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导演拍此电影的意义何在?
这是一个建立在悲观上的电影,年轻时曾经放弃过一段真爱的苏珊,在中年时遭遇了感情危机与家庭财政危机,这样编故事的人本身就是对苏珊们的一种悲观主义的“报复”——她们想不到在即使放弃真爱,投入到一场有名利的爱情,若干年后,人生也得不到圆满,只能活得如同一只华丽冷酷的“夜行动物”。
那么按照电影的逻辑,女孩们应该去坚守真爱,以爱德华为代表的年轻男孩们,他们是如此独特且浪漫风趣,是真爱的代表,与此同时,他们也真的很脆弱,也很虚弱,甚至懦弱。(在此提示,千万不要在懦弱的人面前说他懦弱,否则,他发起疯来,真的会令你害怕。)在一定的人生阶段里,他们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种无力感真的会让人很绝望。当你的期待总是出现落差,这段感情就出现了问题。你是愿意委屈自己,还是愿意解救自己,选择权在你,别人都无话可说。当然,如果你可以接受,其他人更是没资格评论,但是一旦你有那种失望的感觉时,你就要重新思考这段感情了。
在电影里,当初那个懦弱的男人在二十年后给女主送来了复仇书,(可见,这种男人也是挺可怕的,有仇必报的)在书里随时可见当初那段爱情的影子。随着阅读的展开,现实世界,小说的世界,回忆的世界相互穿插,形成一个互相呼应的电影结构。借由这本小说,我们也将苏珊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
相比之下,书里的那个故事反而更有意思,但也绝对是一个充满悲剧意味再加点暴力的故事。茫茫无际的黑夜公路上,一家人正要启程,这段像不像很久之前他们的那段感情,黑暗且充满未知。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变态男一行人,他们将男人的妻女抓走之后,将男人留在茫茫的荒漠之中,他的妻女也惨遭杀害。几年之后,男人在一个正义的警察的帮助下,报了妻女之仇,而他自己也因为始终的懦弱而在复仇之中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而这一切是他本可以避免的。
懦弱的情绪弥漫在这部充满悔意的小说的始终,爱德华曾经说过:作家写的永远都是他们自己。不难看出,小说也正是他一直以来的心境写照,小说里男人的丧妻丧女之痛,正如当年苏珊的离去带给他的痛苦,包括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在小说里,警官一再的重复,男人是一个好人,正因为此,所以复仇的时候总是迟疑,而爱德华肯定也恨透了自己的懦弱,让那个小说中的自己因此而死,让自己在现实里得到重生。
懦弱的爱德华在小说中死了,也包括曾经的他,那个曾经爱着苏珊的他。是的,他现在一定变得强大起来,变得可以送来复仇之剑,他的小说让苏珊以为他还难忘她,而他则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里迟迟不来。因为真爱逝去之后,便不会再来。这就是他的复仇。
这是整个故事的情节逻辑。导演想通过这个电影,告诉人们:不要因为世俗之见,放弃你的爱人,因为真爱失去之后不会再来第二次。可是从爱德华与苏珊的后期爱情中,他们已经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目标已经不同,说话已经不一样,总之就是苏珊变得越来越像她母亲,这也是苏珊最讨厌成为的样子。
谁让她变成这个样子?答案是爱德华。这是肯定的。两人婚后,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写作世界里,不顾其他,固执又敏感,同时还处于迷茫期,写的东西没有销路,也不知道怎么改变,这让他们举步维艰。他不肯改变自己,苏珊也受不了现在的他,这让她异常痛苦。
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他们的痛苦都值得同情。同样苏珊在那种情况下离开爱德华,完全不意外。什么叫真爱,是心意相通,是彼此关怀,苏珊与现任丈夫就没有过爱情吗,只不过现在消失了罢了。
不要因为世俗之见离开你的真爱,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关键在于真爱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予两个人快乐,让两个人得到滋养,变得更好更圆满,而不是彼此消耗。真爱逝去不会再来第二次,的确是这样,这个整场悲观的电影也在告诉我们:真爱短暂且易消逝。
这是导演对于爱情所持有的悲观态度。汤姆·福特本身是个同性恋者,巧的是电影里苏珊哥哥的同性恋情得到美好的结局,她的女朋友的形婚(女朋友的丈夫是同性恋)也得以维持下去,只有苏珊的爱情总是一地鸡毛。由此,我们似乎开始理解原来整个故事的出发点都是以导演的感情观为出发点。电影的意义具有警示作用,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人物的标签化太严重,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及比较少(如果关照的多的话,可能故事的走向会是另一幅景象)。
但是,三条主线纵横交错的剪辑也很精彩,电影的画面也很美,随处可见导演设计师的审美品味,总之,是很不一样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