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

瞳孔就像是大脑运转情况的灵敏指示器,在遇到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时瞳孔会变大,因此,一些常去赶集的人常常戴着墨镜,因为这样就能隐藏自己对商品的兴趣了。

启动效应:从一个包含5个单词的词组中挑出4个单词来重组句子,其中一组学生重组的句子中有一半都含有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如健忘的、秃顶的、灰白的或者满脸皱纹的。当他们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又被叫到大厅去参加另一个实验:从大厅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是这个实验的关键所在。研究者悄悄地测量了他们所用的时间。那些以老年人为主题造句子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得多。这个启动效应的启动包含两个阶段:第一,尽管没有人提过“老年”这个词,但上述那组词令人想到了年迈;第二,这些想法催生了一种行为,即缓慢行走,这个行为与老年人有关。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无意识的。

启动效应案例(钱 —— 椅子更远)独处意愿:同样几个词组成句子,脑海中想到钱的概念的人比没有这方面联想的人更加独立,让他们去摆放两张椅子,潜意识里有钱这一概念的受试者摆放椅子的距离(118cm)会比没有这一概念的人摆放的距离(80cm)更远。那些满脑子都是钱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强烈的独处意愿。

启动效应案例:诚实盒,多年来这间办公室的职员一直都是自掏腰包买茶水或者咖啡,他们把茶水和咖啡的建议价格写下来贴到墙上,上班时每次去接茶水或者咖啡时都会把相应的费用投到一个“诚实盒”里。某一天,有人在价格表的上方贴了张横条,上面既没有什么警告,也没作什么解释。在接下来的10周里,每周横条都贴有一张新的图片,图片上要么是一些花,要么是一双眼睛,好像盯着看着图片的人。没有人对这些新装饰发表过什么评论,但“诚实盒”里的钱却有了明显变化:“贴着眼睛图片”的一周里,“诚实盒”里面的钱平均值是70便士,“贴着鲜花”的一周里,“诚实盒”里面的钱平均值少了15便士。这个趋势持续着,凡遇到有鲜花图片凡一周,盒子里的钱就会减少,从平均水平来看,“眼睛周”时盒子里的钱是“鲜花周”时的3倍。显然,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监视符号便可以促使人们改善自身的行为。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产生这个影响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意识的参与。现在你相信自己也难逃同样的模式了吧?

系统1会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为你做主,尽管你机会从未察觉到它的存在。系统1带给你的个猴子那个印象经常会变成你的信念,而且是你作出选择和展开行动的动力源泉。

“知道”的错觉
她说这家公司经营不善,真是无稽之谈。她并不了解这家公司,只知道其股票在下跌。这是结果偏见,其中一部分是后见之明,一部分是光环效应。

我们不要带有结果偏见。尽管结果偏见有时也很管用,但这个决定是很愚蠢的。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对于一些最重要的信念,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我们怀有这些信念仅仅是因为我们所爱的人和所信任的人也持有同样的信念。由于所知甚少,我们对自己信念的信心是毫无缘由的——但这种信念也很重要。

有效性错觉和技能错觉是由一种强大的专业文化来支撑的。我们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当身边的人都跟自己持同样的想法时,不论这种想法有多么荒唐,人们都能保持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如果处于金融领域中的专业文化之中,那么该领域中很大一部分人就会相信自己是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极少数人之一。这种想法不足为奇。

知识最丰富的人反而常常不大可靠,原因是学到更多知识的人对自己的技能产生了一种无限放大的错觉,进而变得不切实际、过于自信。

她能通过一个富有逻辑连贯性的情景来解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这种连贯性让她感觉很好。

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比市场更聪明呢?是技能错觉吗?(投资股票的技能错觉)

她就像只刺猬,有一个可以解释所有事情的理论,这让她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她了解这个世界。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不管何时,只要公式能替代人工判断,我们至少应该考虑一下(运算法)。

他认为自己的判断既缜密又微妙,但实际上把一些分数简单地整合在一起也许会更胜一筹。

我们应该事先考虑清楚自己有多重视这些候选者以往的表现,否则,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会对我们产生过多的影响。

从广义上来看,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方面战胜了人类,大数据的普遍应用也都证实了,公式运算胜过直觉判断,但这也不可避免的与心理学事实背道而驰:由运算法导致婴儿死亡的案例比人为因素造成的悲剧更让人感到悲痛。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已经上升到道德取向的层面了。孰优孰劣?只能自己做判断。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她对自己的决策非常自信,但主观自信并不是评估准确性的标准。

在环境缺乏牢靠的规律时,不要轻易相信直觉。(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相信)

预认知决策模式:
系统1和系统2同时参与了这个过程,在第一阶段,暂定计划通过联想记忆(即系统1)的自主功能呈现在大脑中。下一阶段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过程,大脑会对这个计划进行模拟以检测其是否有效,这是在系统2的运作下进行的。
消防员凭其对危险的直觉(“尽管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拥有这种直觉的”)能在房屋坍塌前逃脱的故事的确令人称奇,然而,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立刻就知道一进屋看到的那个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彼得。这番话的寓意是,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并非直觉的显著特征,而是大脑的常规活动。
系统1:我们同常所说的直觉。
系统2:我们深思熟虑之后的系统。

当环境有规律可循,并且对我们做出判断的反馈够快、够彻底时,这种直觉可信。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他正在采纳内部意见,他应该忽略自己案例的情况,去看看其他案例是什么情况。

她掉进了规划谬误的陷阱。她设想了一个最为理想的情景,但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计划失败,她无法预见所有原因。

我们又加大了投资,因为我们不想承认失败。这是一个沉没成本悖论的例子吗?

我寻求外部意见的举动让所有人都颇为诧异,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内!这是一个常见模式:了解个别案例的人很少会认为他们有必要了解与这个案例同类别的其他案例。

在我们预测风险项目的结果时,高管们很容易会掉入规划谬误的陷阱。在规划谬误的支配下,他们根据脱离现实的乐观心态来做决策,而不是根据对利益的得失以及概率的理性分析做决策。他们高估了利益,低估了损失。他们设想了成功的场景,却忽略了失败和误算的可能性。因此,他们所追求的行动方案不太可能在预算之内完成,也不大可能按时完成,这个方案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回报——甚至都无法完成。

规划谬误无非就是过分重视了自己案例的特殊性,而忽视了相似案例的一致性(大数据),对于案例通常抱有过于乐观的心态,而忽略了失败和误算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根据相似案例(大数据)的预算来估测出超出预算的预备金(基准预测),估测过程会根据案例的具体信息对基准预测进行调整。这样的预防措施通常会成为自我应验的语言。
总而言之,别总待在自己的思维圈子里面瞎转,多问一下别人的意见,很重要!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瞄定我们的计划,却忽视了相关的基础比率,导致规划谬误。

我们只关注自己想做和能做的,却忽视了他人的计划和技能。

在解读过去和预测未来时,我们强调了技能的因果角色,却忽视了运气的影响。因此,我们产生了“控制错觉”。

我们只重视自己已知的,却忽视自己未知的,因此我们对自己的信念过度自信。

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股票市场中,乐观主义及其重要。

自信的人比对事情持不确定态度的人更受人推崇。医生将自己的不确定透露给病人会遭到大家的指责。完全认识到自己无知的专家可能会被更自信、更能获得病人信任的竞争者取代。对不确定性的无偏见评价是理性的基石,但这并不 是个人或机构想要的。在危机中,极度的不确定性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风险高的时候承认自己只是在猜测的做法特别不易被接受。所以,假装知道通常是首选的解决方式。

我一直认为,在科学研究这一领域,乐观对成功而言同样或不可缺:我遇到的成功的科学家都会夸大他或她正在进行的研究的重要性。我还相信,不爱夸大自己重要性的人在反复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一蹶不振,这种情况也是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结局。

他们有控制错觉,他们严重低估了障碍。

他们好像因为竞争忽略而遭了秧。

这是一个过度自信的例子,他们似乎认为自己知道的比实际的多。

我们应该开一个事前验尸会议,有人也许能想到一个被我们忽略了的威胁。
事前验尸:当一个机构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克莱恩提议召集对这个决策有所了解的人开一次简短的会议。在会议之前有一个简短的演说:“设想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实施了现有计划,但结果惨败。请用5-10分钟简短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经济理论的传播者(即经济学家)是理性且自私的,其倾向性没有发生变化。
你愿意选择哪一项?
A.获得10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的概率相同
B.肯定得到400万美元
伯努利观察到,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冒险(即不可能接受最不可能的结果),而且,如果在期望值相同的风险收益和确定性收益中作选择,他们就会选择确定收益。事实上,一个规避风险的决策制定者会选择一件低于预期值的确定事情,实际上就是拿出一笔费用以避免不确定事情的发生。伯努利用心理物理学来解释这种风险规避现象的时间比费希纳提前了100年。他的想法简单明了,即:人们的各种选择并非基于金钱价值,而是基于各种结果的心理价值,即它们的效用。
伯努利效应函数计算表格:

财富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效应值 10 30 48 60 70 78 84 90 96 100

效用分析:
A. 效用值: (10 + 84) / 2 = 47
B. 效应值:60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问题1:现在,用抛硬币来打赌。
如果是反面,你会输掉100美元。
如果是正面,你会赢得150美元。
这个赌局吸引人吗?你想参加吗?
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就能测量出自己能在多大的程度上规避损失,这个问题是:想要平衡100美元的可能损失,我需要得到的最少收益是多少?对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约为200美元,是损失的2倍。有几个实验曾对“损失厌恶系数”作出估计,这个系数通常在1.5~2.5之间。当然,这是个平均值。有些人规避损失的能力比别人更强。金融市场中的专业风险投资者更能容忍损失,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会对每一次经济波动都产生情绪上的反应吧。当实验人员要求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像商人那样思考”时,他们对损失的规避感就不那么强烈了,他们对损失的情绪反应(通过情感激励的心理指数来测量)也大大减弱了。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对你现有的财富而言,风险系数很小,但它引起的损失厌恶数目却是很大的。
问题2:选择有90%的机会赢得100万美元,还是选择肯定会得到50万美元?
问题3:选择有90%的机会赢得100万美元,还是选择肯定会得到15万美元?
请比较一下两种情况下选择赌一把却赢不了的痛苦孰大孰小。在两种情况下,不能赢都会带来失望,但在问题3中,潜在的痛苦是多重的,因为知道选择赌一把又输了的话,你会后悔自己“贪婪的”决定,后悔放弃了拿到15万美元的机会,后悔这种体验依赖于你本应该采取却没有采取的意见。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如果拥有这瓶酒,他就会考虑“放弃”这瓶酒时的痛苦;如果还没有拥有这瓶酒,那他考虑的就是“得到”这瓶酒的乐趣。因为存在损失厌恶,所以两者的价值并不相等,即放弃一瓶好酒的痛苦比得到一瓶酒所得到的快乐更深刻。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前一章中的那幅得失图。在对称轴左侧的函数曲线更陡,人们对损失的反应比对相应的所得的反应更强烈。这正是泰勒一直在寻找的对禀赋效应的解释。
经验丰富的商人的禀赋效应相对较弱。

公平性——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损失厌恶这一概念绝对是心理学对行为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保罗·罗津是为对厌恶很有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观察一只蟑螂可使一碗樱桃不再诱人,而一个樱桃对一碗蟑螂却不会起任何作用。他指出,负面情况在众多方面都可展示正面情况,而且损失厌恶是负面占优势的典型例子之一。

他们引用了研究婚姻关系的著名专家约翰·葛特蒙的话,他观察到长期健康的婚姻关系不仅仅依赖于寻求幸福,更在于避免负面的情况出现。葛特蒙预测一种稳健的关系需要良好的互动与不好的互动间的比例至少为5:1。其他社会方面的不协调则更吸引人,我们都知道,也许一件事就会毁掉数年时间培养的友谊。

埃亚尔·扎米尔提出了一个颇具挑衅性的论点,即法律对挽回损失和补偿失去的所得之间的区分,也许可以凭借其对个人幸福的不对称影响使自身的行为合理化。如果遭受损失的人比没能赢利的人遭受更大的损失,他们也许应该得到更多的法律保护。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降低敏感度会使得你在所得面前选择规避,在损失面前选择冒险,但对较小可能性的过分看重则会战胜这种效应,产生前面所观察到的那种模式,即为收益愿冒风险,对损失保持谨慎。

A.从0提升到5%
B.从5%提升到10%
C.从60%提升到65%
D.从95%提升到100%
从0到5%的意味着情况完全转变,从无到有,产生了赢得奖金的希望,这是一种实质性改变。表明了“可能性效应”
从95%提升到100%是另一种实质性盖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是“确定性效应”
因此,A和D感觉好于B和C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罕见事件不是被忽视就是被过度重视。

例如“风险”或是“概率”(多大可能),用相对频率(有多少)来描述会使小概率事件得到更大的权重。我们已经知道系统1更善于处理独立事件,而不是整个范畴的事件。
“他们想让人们意识到风险是存在的。这也就是他们会使用 ‘每1000人中有1人死亡’ 这个说法的原因,这种做法利用了分母忽视效应。”

即使在日本,海啸也很少发生,但是海啸在我们头脑中的画面非常生动形象,游客也因此会高估海啸发生的可能性。

这是我们都熟悉的灾难循环,即先是言过其实,之后做出过高权衡,最后忽视此事件。

我们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一情境中,否则我们会高估它的可能性。想想其他的选择吧,然后将所有选择的概率相加,得到100%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我决定每个季度查看一次我的证券投资组合,我总是选择规避损失,因此在面对每天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总是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

告诉她应该像商人那样思考!有赚,当然也有赔。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人们对由于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不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后悔)。

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在大大小小的许多决策中都能看到其身影。

董事会非常清楚这样的冲突,所以当某位执行总裁因受困于先前的决策影响而不愿避免再造成损失的话,董事会就会将其替换掉。董事会成员不见得认为新的执行总裁比原先的更有能力,但他们知道新的总裁不会有与原总裁一样的心理账户,在评估当前机会的选择时,他也就更容易忽视过去投资的沉没成本。

他一直保留着那只股票,只是因为不想在关闭心理账户时处于损失状态。这就是处置效应。

评估结果的逆转
当你将框架放大时,你就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事实往往如此。

当你单独看某件事时, 你很容易受系统1的情感反应的支配。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_
成本就是没有损失。

在前景理论中,根据结果的好坏,我们对打赌还是确定的事的选择也会不同。当结果是正面的时候,决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他们是风险规避者);当结果是负面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愿意赌一把(他们会冒险)。

器官捐献效应:高捐献率的国家要填决定不捐献的表格,不想捐献的人一定要填上某一项,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了,则被认为是自愿的捐献者。低捐献率的国家要填决定捐献的表格,你必须填上某一项,才能成为捐献者。
器官捐献效应与系统1控制下的框架效应不同,它可用系统2的懒惰给出很好的解释。

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峰值定律:整体的回顾性评级可通过将最糟糕时期和最后时刻的痛苦程度的平均加权而评估出来。
过程忽视: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我曾作过一个关于将记忆和体验区分开的困难演讲。结束后,我听到了一名观众的评论。他说聚精会神地听唱片中的交响乐时,由于光盘有刮痕,快结束时产生了令人厌恶的声音,糟糕的结尾往往“毁了全部的体验”。但实际上毁的并非是体验,只是对它的记忆而已。经验自我几乎有了完美的经验,糟糕的结尾并不能将其抹去,因为这种体验已经发生了。这位听众将整个体验定义为失败,就因为它的结尾很糟糕,但他却忽略了40分钟的音乐带给他的快乐。实际体验真的毫无价值吗?
混乱的体验以及对此体验的记忆是种认知错觉,而对这种体验的替代让我们相信过去的体验是可以被消除的。经验自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忆自我有时又是错误的,但记忆自我可以记录体验,并掌控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而决策也正是有这个自我做出的。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的就是储存记忆,这么做未必是为了未来的体验。这就是记忆自我的专制性。

你完全是从记忆自我的角度思考你失败的婚姻的。离婚就像是以刺耳的音符结束的交响乐。事实上,他虽然结束时很糟糕,但这并不意味着整首交响乐都那么糟。

人生如戏
过程忽视和峰值定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一生。

他一生正直磊落,但生命的最后一段却不得人心,为此,他要竭力维护自己的一生。

为了能有一晚的相处时间,等多久都愿意的现象就是过程忽视的例子。

他似乎将整个假期都用在了构建记忆上。也许你应该放下相机,享受这一刻,及时这一刻并不会令你感到难忘。

她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没有了人生故事,但是她的经验自我对于美与高贵依然敏感。

你有多幸福?
经验自我:经验自我注重于每一个片刻的体验。
记忆自我:一段期间的生活的回忆和整体评价,而不是每时每刻的体验。

贫穷使人悲惨,富有可能会提升某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总体来说却不能提高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如果你的收入超过了满意水平,你能够拥有更多使人愉快的经历,但你将会丧失一些享受小乐趣的能力。
更高的收入会削弱人们享受生活中小乐趣的能力。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向学生过早地灌输金钱观会影响他们在吃巧克力时的快乐感受!

思考生活
年轻人的目标会影响他们将要经历的事、他们的未来,以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聚焦错觉是产生错误想法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错误想法会导致我们易于夸大购买大件商品或变换环境对我们未来幸福感的影响力。

买一座更大的房子可能不会使我们永远感到快乐。我们可能会因为犯聚焦错觉的错误而遭殃。

人们在聚焦错觉中犯的错误包括关注选定的时刻,忽略其他片段发生的事。大脑善于处理故事,但似乎不能很好的处理时间。
今天下午一个同事在那说哪家饭菜好吃而排很长时间的队,他不能理解为了饭菜好吃而浪费的时间,他觉得利用排队的时间可以去干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比如看电影)。其实人只擅长于处理故事,就是前面说的峰值定律,并不能很好的处理时间,就是过程忽视。吃的很爽就是峰值,等待的时间经常被我们忽视。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幸福的新发型的事实。我们也明白了,幸福这个词并不只有一个简单的含义,我们也不该将其简单地随意使用。有时,科学的进步会是我们更加困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