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13】
看了电影《血战钢锯岭》,一部好电影。
故事讲的是“二战”时期,一帮美国大兵被派到冲绳岛执行“抢占钢锯岭”的作战任务,男主因为个人信仰的原因从不拿枪,只作为“军医”服役,因此被团队里所有人视为懦夫,但他却在残酷异常的战斗过程中,独自一人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了75名负伤士兵的生命,这其中还包括几个敌人,后来他也因此获得了个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勋章。
全片的一大看点就是战争场面都非常写实。枪炮齐鸣,子弹乱飞,其中夹杂着无数被打烂打残的战士肢体,伴随着一声声痛苦的哀嚎,每一个画面都在展示战争的残酷和野蛮。在这片面积不大的人间地狱里,死神肆虐,人命贱若蝼蚁。有一个印象深刻的镜头是,在冲锋中某个负伤的士兵不断对男主说着,“我好害怕”,“我好害怕”。我想这才是更多人在战争中的真实反应,而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视死如归”和“英雄主义”。一边看这些画面,我一边想起了我们的影视剧中“手撕鬼子”等著名意淫桥段,为什么同样是战争受害者,中美两国的影视创作者和观众对于同一场战争的反思差别竟然这么大呢?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还没学会正视历史,那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正视历史?
另外,电影的戏剧冲突也非常强烈。“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士兵竟然主动放弃等同于生命的步枪”,看看这剧情设定,简直像开玩笑,但它表现的却是真人真事。历史上还真就有这么一哥儿们,而且这故事就是根据他的真实事迹改编的!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理解,为了个人信仰连命都不顾了,这也太“一根筋”了,但是电影就是要着力表现“每一个信仰都应该得到尊重”,还让重上战场的所有人都列队等着他做完“周末祈祷”才开始进攻——那时他已经成为全队的“精神支柱”了。
也正是出于对这份信仰的执着,所以男主才表现得跟他的所有战友一样出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们都是去杀人,而我是去救人”,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在朝不保夕的钢锯岭的夜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再救一个,再多救一个”,最终创造了平凡人的奇迹。在我们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眼中,我们时常怀疑,信仰之于个人到底有没有信仰者以为的那么重要啊,值不值得用这么高的代价去守卫,而他们则坚定地回答:值得。
看着电影里描述的那些惨绝人寰的战争场面,除了庆幸我们能生活在今天的和平时代以外,也会自然地感觉到那都是好遥远的事情了,但是仔细一算,时间也不过才过去70多年,而一直到此时此刻,战争也并没有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仍然有很多人身处战争的泥潭中求生无门。
人类一直觉得自己牛逼哄哄,自认“万物之灵”,确实,我们都能把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上去了,但别忘了,我们也随时可以仅仅因为政见、宗教、利益的不同而操起屠刀,不顾一切地砍杀同类,然后再挫骨扬灰。甚至有时候光是肉体上的消灭还不够,还要把他的灵魂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面对这些历史上曾反复出现的画面,我有时会忍不住想问问那些自以为人类比别的物种更加“高贵”的人,“我们到底高贵在哪儿呢”?
最后,愿战祸消弭,愿和平永存,愿世间再不需要这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