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一位好友推荐《洞穴奇案》。据说这是一本法律专业大一必读书籍,对比我当年大一的时候,老师推荐的《万历十五年》,我们的思维路径,被读过的书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吧。
这是一本轻薄书,全书只有157页,我拿到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迅速读完,很有信心。结果每天装在包里,看了整整一周。光是序言导读我至少读了三遍,本书的精华聚焦在前端,几位大师,包括作者萨伯本人,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了思绪的百转千回,以及法律与现实之间的拉扯和交织。借由对于法哲学的讨论,来印证该问题象征的哲学意义:问题事永恒的,却又是人类任何时代都必须面对和决断的。
本书是由美国法理学大家富勒,在1949年提出的一个假象公案: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它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富勒还虚构了五位法官对于本案的宣判。五十年后,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假设,续写了9位大法官的判决。本书囊括了五十年来,美国司法系统下,各个流派对于本案的观点和看法,妙的是各自生辉,都有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和法文支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判决。
对于这个案例,富勒设计的非常巧妙,环节精细,包括设计了一个无线电让内部与外部联系,保障受困的人知道自己撑过一定时间就可以获救。另外设计了为了展开营救,而牺牲的十位英雄,让这份选择更加凝重,设计了提议吃人又反悔被吃的主角,也设计了被困者通过无线电对外面发问,无论是医生,警察还是牧师,都不愿意回答吃人的问题。这些精巧的设计,帮助后面法官,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依法对本案判处死刑,无罪,或是放弃审判。从十四份判决书中,可以见到“思想的能力”的穿透和照耀,遵循规则,又超越规则,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展示了司法的技艺,在法律法规内和真实的拉扯中,撑起空间的艺术。
《洞穴奇案》是一本很有思考力的书,推荐大家阅读,虽然是依据美国的发条规定,而且英美法系的判案法,和我们的常理有些矛盾,但并不影响独立思考和逻辑的完整性。我每读完一份判决书,会停下来,思考一下法官列举的前案例及相关的法文,推理到本结论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逻辑自洽,我往往被说服,非常认可。又读下一份判决,被全部推翻,依然是逻辑自洽,完整又缜密。而我遨游在一份份完整的思考中,并不感觉到被剧烈拉扯的痛苦,反而非常享受每一个选择背后,价值观所彰显的力量。
“每一个选择,都是价值主张在发光”。这是我读完本书最大的体会,我们时有和身边人争论,父母,孩子,同事,朋友甚至是网上无缘见面的陌生人。往往因为信息层面的不同,我们会对对方下一个粗暴的定义,意图将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对方,然而往往适得其反。对待同一件事,我们的加工方式可能完全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截然相反。而我们仅从信息层面上去对抗,驳倒对方,甚至作为父母或长官,意图使用权威的身份,来做强加信息导入。我想,除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没有人会被粗暴的打断和不能反抗的情况下,心甘情愿的接受对方的教诲和领导,这就是一些所谓的长官,无法拥有领导力的原因吧。
通过这个冰山模型,我们可以还原一个人从基础假设,到逻辑分析,到行为陪衬,最后言语表达的全过程。所以语言冲击语言,行为改变行为,思想同化思想,基础假设冲击底层价值观。要想发生某些改变,现在知道要从哪里下手了吗?恰好前两天我经历了一场这样的对话,我在一家公司做咨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协助对方建立一个新的培训模式和课程体系。于是我有了一个机会,去认识一个优秀的组织,我很喜欢探索新的事物和不了解的事物,好奇心是保持进步的原动力。
中途有过一次这样的对话:我们这个公司,它和别家不太一样。你可能不太了解,大家都很单纯,会很偏重专业能力,相对的综合能力会弱一些。
我当时觉得很有趣,就问对方:你是如何得到这样的结论?你能列举一个案例给我听吗?
对方感觉不被信任,有点恼火:没有什么案例,我就是在这样跟你说。
于是我告诉对方:我们还没有熟悉到,我了解你处理加工信息的方式的时候,我会更希望你给我还原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不是直接给我一个主观的结论。当然,主观并不一定是错的,但是我不能很好的接收到,你想传达的意思。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我们通常会在沟通中犯得错误,将自己得出的结论直接丢给对方,如果对方无法接受,还会觉得有些委屈,包括亲子和亲密关系中,一定要注意沟通大忌:没有人喜欢不知情。如果你希望对方更了解和体谅你,一定将事实和加工方式,以及你的需求,尽量的还原给对方,我相信彼此之间,共建协作的空间会更大!
另外这个话题,它反回来看也同样有趣,你想了解一个人,不一定是通过询问他,“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这种致命问题。在日常的谈话中,你也可以试着去判断对方的基石假设,判断他的格局和信息加工方式。例如今天我们同时站在窗前对外眺望,你可能看到的是天空辽阔任我飞翔,而我只能看到雾霾严重,楼下车辆拥堵大排长龙。这就是我们对待同一个信息,由于性格底色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和结论。而从结论倒推,可以帮助你了解对方,从而得到改变和建议的方法。最终我们需要尊重每一个选择,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明智或傻X的选择,是他所秉持的价值主张在放光,所投射出来的光影!
最后衷心的推荐大家读这本《洞穴奇案》,多读书,见众生,看世界。我的学问很粗浅,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来讨论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