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对人充满兴趣,
希望能记录人的一生,
首先就是关于一个人是怎么成长的。”
麓童,《爸爸去哪儿》、
《真正男子汉》的特邀摄影师;
她曾拍下过,
你从未见过的杨幂、孙杨、张蓝心…
她也知道每个女孩,
心里都住着一个公主,
所以在她的镜头下,
马思纯明眸皓齿,纤尘不染,
活脱脱一个纯真的邻家少女。
同样的元气少女国民闺女关晓彤,
在她18岁成人礼上,
麓童为她拍的这组大片,
满满的清新脱俗,让人心动。
她是《左耳》、
《谁的青春不迷茫》海报摄影师。
还拍过音乐专辑封面等大片;
比如齐秦的《借根烟》。
黑白分明的大气,
简约而不简单的质感,
沧桑中略带淡泊的眼神,
尽显音乐人特有的气质。
拍过这么多大牌,
但麓童最喜欢拍的还是孩子,
成人的情绪是可以调动的,
而孩子的世界却是难以掌控的。
对于可以靠一部相机赚得盆满钵满的麓童来说,
她最喜欢的事就是抓拍孩子。
“拍孩子的过程,
就是和他们交朋友的过程。”
然而,你想象不到的是,
她做过最酷的事情,
却是为中国大山的孩子拍照。
她说:“我爱我拍过的每一个人,
完美的不完美的,熟悉的陌路的,
都有我的情感叠影其中。”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年头,
麓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喜欢拍孩子的她觉得:
如果能见证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成人,
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她发起了一个摄影计划,
“1+1的拍摄计划”:
每一位城市的孩子,
自费拍下成长照片的同时,
会有一个山区的孩子享有同样免费的机会。
麓童觉得:
我可能为山区的孩子做不了许多,
但最起码在这件事上,
我要给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权利。
他们可以一起拍摄,一同成长,
从2012年,持续到2030年,整整18年。
18年多么漫长的数字,
一个孩子变成大人,
一个豆蔻少年走向中年,
对于青春正好的麓童来说,
这值得么?
家人心疼她,
朋友劝阻她,
这个1+1的拍摄计划,
至少需要投入200万。
麓童却说,
自己从没想过要花多少钱,
和多少时间精力,
她最怕的是生命的脆弱。
于是她找到自己的摄影朋友,拜托他们,
万一自己在这18年里发生不测,
一定要将拍摄继续下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
2012年,麓童一个人提着行李就下了乡,
第一站,苗寨,云南黑泥沟村。
山里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拍照,
也不会摆POSE做表情,
他们面对镜头,
更多是正襟危坐,
他们好奇却又敏感,
想亲近又带着犹疑,
但麓童足够耐心,
拍照的过程就是走进这些孩子心里的过程。
因为真实,这些成长记录弥足珍贵。
然而,还没拍多久,
她就将价值6万多的摄影器材全弄丢了!
最后靠着村民的东拼西凑,
愣是用800块不到的设备,
拍出了一个个孩子的笑脸。
“这世上很多东西代价并不大,但它真的是无价的。”
就这样拍了两年,
青涩的少年们已经和这位大姐姐混熟了,
被问及怎么再不哭鼻子时,
他们害羞地说:“我已经长大了。”
有人曾问过麓童,
为什么她那么喜欢拍孩子?
她说:“因为你总能牵起他们的手,
拥抱他们,
只要你给他爱,就能得到信任。
成年人,很难。”
于是,这才有了孩子一张张笑脸,
这才打开了孩子对大千世界的渴望,
这是一张相片,更是连接孩子与外面的世界,
连接他们与未来的通道。
拍摄孩子的间隙,
村民也开始把麓童当家里人,
常常拉着她说说家长里短,
谈谈这个村子的故事。
麓童心里一动,
自己不仅要给孩子拍18年
还要给这个村子拍18年
就这样,原本只拍小孩的1+1计划,
多了一个项目:消失的乡村
但还是有人善意的质疑:
为什么不捐赠衣服、书本,
拍照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啊?
麓童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她只知道,当看到老奶奶们拿着孙子的照片,
无法控制的流泪,
她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后来麓童又发现,
自己拍的是一个孩子的影像,
但隐约能看见背后的家庭,
当她明白了孩子们的生存环境时,
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
于是拍摄又多了一个项目,
中国家庭。
从原先记录一个人的成长,
渐渐演变成记录真实社会的影像。
2012年,16个孩子与家庭,1个村庄
2013年,43个孩子与家庭,2个村庄
2014年,65个孩子与家庭,4个村庄
1+1,记录的不仅是孩子,
还有中国家庭,
一张张照片反映出孩子的纯真,
而家庭更将这种影集视为回忆,
多年后,
再次翻阅也会满心感动。
然而,山区家庭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因为麓童,这里的孩子有了第一张照片,
每一个家长从拿到照片起,
就再也舍不得放下,
眼里嘴角都是笑意。
麓童说:“不要想太多,
想做的一切,
都有为之心甘情愿的理由。”
原定的18年已经过去了近1/3,
麓童越拍越停不下来,
她说:“当你的兴趣变成了职业,
而职业承载了你的梦想,
这时放弃一些东西,
或许你能收获到更多。”
心怀锦绣,天真情深,
在成熟的年华保持天真,
就是最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