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拼音】
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释义】
非,不是。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解释:准备进谏,士季对赵盾说:“你劝谏如果听不进去,就没有人继续劝谏了。请让士季先去,不听,你再接着劝谏。”士季前去三次,到达屋檐下,晋灵公才转眼看他,说:“我知道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近义词】
人孰无过 美中不足 漏洞百出 千疮百孔
【反义词】
十全十美 天衣无缝 完美无缺 无懈可击 完美无遐
【用法】
褒义;作谓语;指偶尔犯错。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晋灵公是一个十分残暴的国君,晋灵公幼年继位,年长后喜好声色,宠信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最终遭赵盾、赵穿兄弟杀害。
晋灵公时常借故杀人。有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
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他轻描谈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
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
【造句举例】
既然大家都是普通人,也不要揪着人家不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次权且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再计较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次的疏忽给公司造成损失,我不怪你,以后吸取教训,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