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蓝
1
我不相信一个大学就能决定人的一生,我觉得无论人在哪里,只要努力就行
我高考失利后,进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
我之所以没有复读,是因为,不想让父母再多花一年的钱,多操一年的心。
当然,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我迫切地想要自立,想要离开家。
我不想再待在那个小城,我所有的同学都飞奔到了不同的城市,我留在那里很孤单。
所以,尽管我的大学很普通,我还是去读了。
我不相信一个大学就能决定人的一生,我觉得无论人在哪里,只要努力就行。
第一个学期,我很认真地学习。
我的计划是:虽然高考失利了,但我还可以考名校的研究生。
在那个普通的学校里,只要你稍微认真一点,你就很容易脱颖而出。
学期末,我得了一等奖学金,也被推荐入了党。同时还入了校宣传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我的生活似乎变得丰富多彩,同学或崇拜或嫉妒或不屑的眼神简直令我飘飘然。
我回寝室,她们说:哟,学霸回来了。
我早晨起很早去图书馆占位,她们说:哟,这么努力啊?还当这里高中呢?
我收拾书准备去听课,她们讨论的是:今天我们要不逃课吧?逛街怎么样?
周五晚上我想好好睡一觉,明早去图书馆待一天,她们开始嚷嚷:今晚通宵!摆起摆起,血战到底!
她们邀我一起打牌,我说不会。她们一脸不屑:切,还真是好学生啊,别装了。
寝室里很快就形成了各种小团体。
比如,A和B爱打扮,喜欢讨论服装品牌,她们两个就经常一起去逛街。
C和D喜欢上网,她们就经常一起去网吧。
E和F都有男朋友,她们就经常一起交流恋爱心得。
到大二的时候,主动学习的人俨然就成了傻X一样的存在。
那时,我也有一个很好的朋友王小米。
我曾经写过《为何你越小心翼翼,越会被别人当成个屁?》,文章里提到我有次去隔壁寝室借“热得快”,结果被甩白眼的事。
这事还有后续。
我回寝室后,说了此事,其他人都表情复杂,唇角带一抹莫名笑意。
当时我很不解,自认平时待人友好,也从未得罪过她们,不知为何她们表情会如此奇怪。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你友不友好,不与她们“同流”就自然会被人看不惯。
只有王小米,二话不说,就冲到隔壁寝室大吼一句:某某,借我!
她把借回来的东西往我手里一塞的时候,我真的很感动。
更令人感动的是,我体育差,800米拼死了也及不了格,王小米自告奋勇去找体育老师替我求情,代我跑800米以求放过。
真朋友或许就是如此吧?
2
唯一能随你走的,是你自身的能力。
但是王小米是个逃课大王。
她浪荡惯了,心思从不在学习上。
我拉她去图书馆,她说,你傻啊,现在谁还去图书馆,走,跟我浪去。
我准备去上课,她躺在床上说,别去了,我们今天逃课吧。
周末晚上我想睡觉,她把我从床上拖下来:来来来,跟我们一起打牌。
如果我表示不想,她就黑脸:卧槽,装什么装?你还是不是我朋友啊?
一度,我很迷惘。王小米这么讲义气,如果我不跟她一起鬼混,那是不是太不够朋友了?
而且人都是有惰性的,和她在一起,玩得也挺High,再加上周围的人都是一副得过且过的姿态,你想要与众不同,背弃众人,真的很难。
于是,我整个大二都在那种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中度过。
几乎一半的时间在逃课,社团工作也好久不去参加,被开除出团,图书馆更是许久不曾踏足。
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和各位同学的关系相处得比以前融洽了。
她们不再对我冷淡和挖苦。
学期末考试,我第一次作弊。高数课旷课太多,完全不懂。
我心惊胆颤地拿了旁边同学的卷子来抄。
考完我还庆幸没被老师发现。
现在想来,应该是监考老师没有和我较真。
那拙劣的作弊手法,在我以后当了老师之后,才知道根本不可能瞒过任何人的眼。
那次我高数只得了62分,差点挂科。
除了高数,我还有好几门功课都处在60分及格线边缘。
大三,学校重新调配寝室,王小米表示想要和我一起。
我很犹豫。
王小米或许是一个真朋友,但却不是一个“好”朋友。
我觉得我不能再放任自己下去了,于是,我没有和她继续一起。
王小米和我翻脸,我们的友谊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
大三,我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同时,我在寝室里也越来越孤独。
但正因为孤独,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依然逃课,但逃的是那些不能带给我成长的课程。
我泡在图书馆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开始自学。
我没有想到的是,那时的自学会与我以后从事的工作联系这么紧密。
毕业后我从事的几项工作,几乎靠的都是我大三时自学来的知识。
而我大学学的专业,却几乎没有派上过用场。
后来,我租了一个房间和一台电脑,开始用自学的知识做一些电脑公司的外包项目。
到大四毕业,我已经做了好几个项目。
后来去找工作,面试我的人一脸迟疑:“你的专业和你应聘的职位不搭啊!”
我就把我做的项目拿出来。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由此开始的。
他们看中的不是我的学历,也不是我的专业,而是我的能力。
其实,融入一个普通圈子很简单,你只需要和他们做差不多的事就行。
但圈子真的很重要吗?
圈子里关系处得再融洽又如何?当你走了,圈子难道还能跟着你走?唯一能随你走的,是你自身的能力。
3
你要融入一个圈子,你就得和圈子里的人形成差不多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处在某个圈子里。
一个人身处陌生的群体,他总会下意识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圈子。
比如,你是一个公司的新进员工。
那么,你很可能和所有的新进员工不自觉形成一个圈子。
又比如,你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同一个地域里的人也会自发形成一个圈子。
甚至基于高矮胖瘦美丑,城乡背景,经济基础,消费能力等等都会形成圈子。
圈子里的人会不自觉排斥圈子外的人。
人寻找圈子的行为,是基于安全感和认同感的本能需求,无可厚非。
但是,有些人,对于这种安全感,认同感的需求非常固执和刻板。
他们非常害怕接触一个陌生的圈子,只有待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他们才会觉得自信,才会觉得心安。
他们看不到自己所在圈子的局限性,总是得过且过。
因为待在熟悉的圈子里,就有一种“大家都是如此”的心安理得。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一种“自己的圈子最高大上”的荣誉感。
所谓“人多力量大”,他们处在圈子的群体中,群体的行为和意见似乎也就成了“真理”,这时,只要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行为,很容易就会被这个圈子边缘化,或被视为傻X,装逼。
就像我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就是一个大圈子,寝室就是一个小圈子,圈子里人人都“混日子”,那么如果你不混日子,就自然而然会被圈子里的人视为异类,从而排斥和孤立。
所以,你要融入一个圈子,你就得和圈子里的人做基本相同的事,说基本相同的话,形成差不多的行为习惯。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4
牛逼的人,随时都准备着跳出现有圈子
你所在的圈子,虽然令你很舒适,但也很可能是一锅温水。
温水里泡着一锅青蛙,每只青蛙待在水里,都觉得得很安心,看看别的青蛙,大家相同,超有“身份认同感”。
但是,从长远来看,或许却很危险。
毕竟温水就是这样把青蛙给一点点煮熟的。
当其中某只青蛙意识到所待的圈子不过是一锅温水,想要跳出这个锅的时候,其他青蛙会怎么看它?
它们只会觉得:它是疯了吗?它好傻啊。
听过一个故事。
有一群原始人,住在一个山洞里。
他们从来没有出去过。
山洞里很黑很暗很冷,但他们以为世界就是如此。
有一天,一个人鼓起勇气出了山洞。
他惊喜地发现山洞外面有光,有美丽的植物还有各种动物。
于是他赶忙回来叫其他人也出去。
但是,无论他把外面的世界说得多么美好,其他的人却根本就不相信,他们只相信他们眼前看到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觉得这个人是疯了,大家对他发起了攻击,不接受他为他们中的一员。
为了再度被群体所接受,这个人只好承认其他人是对的。
后来,海水涨潮,淹没了山洞,这群人就这样被淹死了。
如果你是这个原始人,你会怎么办?你是返回山洞被水淹死,还是勇敢地抛弃你原来的圈子,去探索新的世界?
如果你是那锅青蛙中的一只,你又会怎么办?你是宁愿守着这份认同感和同伴一起被煮死?还是能够顶住被其他青蛙排斥的压力,勇敢地跳出这个安逸的“温水圈”?
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界的圈子有很多。
真正明智的人,从不会有根深蒂固的“圈子意识”,他们的“圈子边界”很模糊,很开放。
他们可以和民工谈肉价,也可以和艺术家谈艺术,或者和企业家谈管理。
他们接触底层劳动人民也接触各类精英人士。
他们从不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少数的几个圈子里,寻求所谓的“身份认同感”,而是以开放的姿态,承受来自各个圈子的冲击。
所以整个世界在他们眼中是立体的,有着各种各样的形貌。
有些人,之所以固守在一两个圈子里,不肯看看外面,是因为他们有着很深的自卑感。他们害怕接触那些牛逼的圈子。
因为别人的牛逼,总会映射出他的不牛逼。所以,他总是不自觉选择低于自身水平的圈子,在那里面他会成为佼佼者,然后以虚假的优越感来催眠自己,孜孜炫耀。
如果一个人满足于此,那他被煮死,只能说是活该。
牛逼的人,随时都准备着跳出现有圈子,而不是懦弱地固守在里面。
因为只有勇于跳出现有圈子,才有跳入更高一级圈子的可能。
他们基本不会在某一个圈子里停留太长时间。
因为他们知道,留太久,就一定会舒适,而舒适久了,就一定会被这个圈子给杀死。
-END-
*文章:清蓝,毒舌界的一抹温柔。平台转载或合作请简信联系我。
写文是我暗恋这个世界的方式。写一切有趣的,温情的,犀利的文字。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顺手喜欢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