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儿子从学校带回来几只蚕卵,是科学老师让带回来养,并每天观察记录。
儿子把这些蚕卵简直当宝贝呢。
先要给他的宝贝们准备一个舒服的小房子。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在家里到处搜索,还好,找到了一个装水果的塑料盒子。盒子擦洗干净后,儿子小心翼翼地把丝棉连同蚕卵一起放进去,还要用丝棉把蚕卵包起来,怕它们冷。
第二天早晨刚起床,儿子就赶紧跑去看蚕卵有没有孵出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在丝棉缝隙里找,我也过去和他一起找。突然,儿子大叫一声:“妈妈,我看到了,有一只孵出来了!”看着如小蚂蚁般的蚕宝宝,儿子兴奋的不得了。
其它蚕宝宝也陆续出来了,可是没有桑叶给它们吃,只好先用莴苣叶子代替了。儿子说不能一直给它们吃莴苣叶,怕长不大。但是现在城里很难采到桑叶,我就厚着脸皮求朋友在她们厂子里偷摘点给我们,儿子的同学后来也送了几片桑叶,蚕宝宝们的粮食问题终于解决了。
它们长得很快,一开始的小黑点没过几天就变成了一颗颗长米粒。儿子非常喜欢盯着它们看,边看还边给我普及蚕的知识:蚕一生要蜕四次皮,成为五龄蚕后才吐丝结茧;蚕的头很小;它们用口器吃桑叶;它们在蜕皮前头和胸都昂起来,不吃不动,好像睡着了,这叫做“眠”;它们没有眼睛看不见东西,靠气味找寻桑叶的………
我小的时候也养过蚕,那时候我们只是把蚕当做童年的一种玩具罢了,对蚕的了解没有儿子现在科学系统。
在儿子对我絮絮叨叨进行科普时,蚕宝宝也一天天长大了,长大的它们吃桑叶非常有趣。有的蚕很懒,把它放在桑叶上,它一步也不愿意挪动,就从爬着的地方开始吃,直到吃完身体下的叶子才会爬向别的地方,这时你会发现,叶子上就会留下它身体形状的图案;有的蚕像割草机一样,一排排把桑叶割掉一大片;小点的蚕不吃叶脉,一小片叶子被吃过后就像一副精美的镂空叶片画。
终于,最大的一只蚕要吐丝结茧了。它的身体变得透明,不再吃桑叶,头左摇右摆好像在寻找什么。我们赶紧找来一个纸盒,把它单独放进去,给它一个安静的环境。
儿子太高兴了,对着这只蚕轻声说:“加油,加油啊!多多吐丝啊!”不敢大声喊,怕吓到蚕,影响它吐丝结茧。
蚕开始在纸盒里爬来爬去就是不吐丝,我和孩子都很着急,想着是不是纸盒太深了,就给里面垫了几张硬纸片;在科学书上看到蚕结茧时要给它准备支撑物,所以我们又在纸盒里放了些小树枝,可蚕在树枝上爬来爬去,仍旧不吐丝;儿子最后又给蚕放了几片桑叶,怀疑它还没有到吐丝结茧的时候,就要吃东西。
就这样,我们和蚕折腾了大半天,不去管它了。傍晚在纸盒的一角,儿子发现了银白色的蚕丝,他兴奋地叫道:“终于看到蚕吐丝了!妈妈,我把蚕养大了,看到蚕吐丝结茧了。”
是的,我也是第一次这么完整地看到蚕的一生,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和脆弱。珍惜当下,珍惜遇见!
蚕,生命虽极其短暂,但留下的都是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