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性,我想说
最近看完了波伏娃的《第二性》,差不多一千页的篇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几天还在读关于她的一本书《成为波伏娃》,期间有很大的共鸣,先不在这里写了,先聊聊自己的一些思考吧。
什么是女性?
女性,不是思维的缔造者,我们的出生会伴随着很大的争议和性别偏好,比如重男轻女,求学的压力,事业的坚守,母亲和妻子身份的叠加,还有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不解和困惑,我们对关系的发展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我们的思维模式被男性质疑,甚至进入婚姻,才能去除社会人士对你的偏见。因为我们是女性,所以从出生开始,大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尤其是在农村,女孩的出生意味着你没有更多的权利,读不好书,就只有打工和嫁人两条路可以走,你要帮家里干活减轻父母的压力,你要懂事,你要照顾弟弟妹妹,你要学会忍耐,你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不是你要,而是你一定要才行。
很多觉醒的女性开始寻找疗愈自己的方法,因为我们童年原生家庭带给我们不可磨灭的创伤,这些不经意的伤害,让我们在现在的关系里重复一样的思维和模式,我们女性的身份,让我们处在压力中倍感疲惫,很多对立的想法消耗我们的生命能量。怎么才能从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找回自己呢?我觉得成为自己,一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秒你都是与过去的你分离并重建的过程,“做自己”没有“成为自己”那么有说服力。
女性善于在关系里寻求自我价值,但是女性也是嫉妒,挑拨,纠结的始作俑者,尤其是女性与女性之间,程度不同,纬度不一,但不能否定,我们也是最擅长在关系里寻求安稳,肯定,自我激励的群体,每一个当下,我们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也许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也许是自我肯定,自我鼓励,放下执念,在变化里体悟自我,放过自己,在成为自己中化茧成蝶。
我们在不同时期,散发出来不同的态度,少女时代,纯真美好,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期许,当然也伴随着身体最大的转变,懵懵懂懂,那时候母亲忙于生计,疏于解释和普及成为女孩意味着什么,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要是男孩多好,就可以实现心中大大的抱负。看到班上城里的女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可以去网吧上网,可以周末去相约玩耍,我是很羡慕的,也期待母亲能给我买一双五块钱的小白鞋,这样就不用穿母亲做的布鞋了,因为我觉得布鞋一下子就暴露了农村孩子的身份,确切地说是自卑的心理让我把力气都用在了读书这件事上,成绩好,受老师喜爱成了我主要的动力,一切都是那么被动地发生,就是为了那短暂的得到和满足,也傻乎乎地坚持下去了。后来也感激自己那股子倔强的力量,让我觉得我可以,我能行,我没有比别人差,所以我认为坚持,是很难能可贵的品质,它让我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对万事万物有了更多的接纳和包容。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是谁”这个探索是无休无止的,越是扩大认知的边界,越是对自己是谁而陌生,母亲这个角色,扩大了我们身份的边界,相信很多女性,包括我在内,在成为母亲这个角色后,获得了第二次重生,一个小生命,他在不断变化成长,你不能坐以待毙,你和他从出生开始都是一个分离的过程,在肚里,他与你合而为一,一根脐带神器地连接着两个生命体,陌生又熟悉,彼此支持,他的出生焕发出新生命的光芒,你变得伟大又无私,但也困难重重,哺乳,换尿片,哄睡,陪玩,你的体力不支,睡眠不足,感受到日子漫长等待,可他的笑容照亮生命的奇迹,他很努力地长大,你很努力地照顾他,慢慢地你觉得生活缺失了点什么?是什么呢?你在想,是自由吗?后来发现是丢掉了自我,这个小生命的长大,带给你困惑,你很久没有成长自我了,你落后了,他的成长速度太快了,而你在养育他的过程中,失去了耐心,失去了目标,你继承了母亲那里获得的模式,你缺失了养育孩子的能力,让你在自责和后悔里晕头转向。孩子让你成为母亲,也引领你走向正确的道路,你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如何都要维持自我的完整,孩子教你情绪的稳定有多么重要,孩子教你生命是曲线螺旋式运动,每一刻都是变化的,只要有向上的生命动力,你就是在体验中度过的。所以,感谢孩子,让我们明白,生命不是完美的,而是趋向于完整的,变通透而圆融。
成为你自己,不要设限,不要被束缚,与自己的女性身份和解,我们不需要盔甲,不需要被绑架,不需要被嘲讽,只需要在女性身份的领域,发挥上善若水般的智慧,做好自己,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