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开始逐渐的意识到,我们是一个环境的综合产物。
周围人的价值评判,从小到大的老师、父母的教诲,促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促成了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
但这些准则又有那些弊端,在保护我们可以更好的融入环境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那些限制,虽然无法准确区分出,但要逐步让自己有意识的去探索。
1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说明这个问题。
日本的知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平时会做一个训练:去寻求事物的本质,并将其转化成语言。
比如超市有很多杯子,可那些因素让你决定让其中的一个,能否把这个理由,用清晰的文字表达出来。
这种思维训练,是一种对直觉和感知的反思。
在我们日常各种“喜欢”、“正确”、“有用”等语言的背后,我们用理性去问自己:
我喜欢的是什么?
它为什么正确?
它究竟哪里有用?
这背后的本质,是去探寻我们的大脑,去尝试着理解它。
大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它的依据是什么?它的判断是否严谨、准确、全面?
如何让自己不随波逐流,就是要不断的审问自己的内心:这些信念是从何而来?是我自己想要这样?还是别人告诉我应该这样?
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拿回大脑的掌控权。
2
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决策,至少超过80%都是下意识、凭直觉做的。
我们很少会去真正的审视他们,但他们却潜移默化地、不可阻挡地,主导和影响我们的一生。
而类似像棋大师可以一人和多个业余选手同时对阵,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点?
就是不断显式化、修正、校准自己的思考,对直觉做一次又一次的迭代,
直到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大脑,按照正确的模式思考和行动。
3
那么,有哪些有用的“思维训练”,能帮我们提高对大脑的掌控力呢?
1、审视我们的日常语言。
比如,当你说“喜欢”、“正确”、“有用”的时候,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了这样的判断?这些因素正确吗?全面吗?
未必要找到答案,但养成这个习惯,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反思和扣问,可以更有效的帮助你理解自己的大脑。
2、思考事物的多种因果。
遇到问题,除了思考,“如果这样,会怎么样”之外,再试着深入一重:然后呢?
在心智模型领域,这种只看到短期后果的思考方式,就叫做“第一因果”,而继续往深层次去探讨,就叫做“第二因果”、“第三因果”。
遇到问题时,不要只考虑“第一因果”,而是进一步思考和假设。
未必对,但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能有效的活化大脑的思考力。
3、从对立面的角度看自己。
经常站在对立面去思考:如果我是旁观者,我看到我自己说的话、做的事,会有什么感受?能否认同?能否挑出毛病?
很多的时候,导向的结果,可能是自我否定。
但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迭代、螺旋前进,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思维更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