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反转背后,愤怒何来?
人们的愤怒和讨伐不无道理。
一方面,互联网的社会是个流动的社会,是一种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没有明显界限的社会——互联网的核心不是某个场所,而是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人的信任,它是软性的。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通过事件、炒作、资本运作“借来”注意力资源,进而通过注意力资源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
林生斌在四年里,就不断用社交媒体获取公众的注意力,其被赋予坚强生活、为正义斗争的社会意义,这是大家信任的理由。无论是上亿的赔偿金还是后期的关注,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当林生斌被怀疑人设崩塌的时候,被欺骗的庞大注意力必然会反噬其个体。
另一方面,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是连接的表象。而连接的本质,是情感的结合。小到粉丝社群,大到网络民族主义,绑定的都是情感。欺骗人的情感,不仅仅是摧毁人此次的信任,还是对整个以情感的社会连带的一次定点爆破。
回顾林生斌事件,前半部分几乎无可挑剔,也因此导致了更大的破坏力。人们在林生斌哀悼亡妻的时候,对他寄予的同情有多真诚,在他的人设被推翻之后,对他表示的失望有多深重。事件的反转再反转早已让身处舆论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觉疲惫。
除了愤怒和讨伐之外,林生斌人设的倒塌下“完美受害人”的消失,更是造成这场舆论风暴的根本原因。
当然,不论林先生如何美化自己,拿到巨额赔偿却不愿意支付一部分费用给亡妻的父母,给逝去的孩子的外公外婆养老,就凭这一点,人们都能看到林先生骨子里的精致利己。但是,就私德而言,他人的“德”怎么样,却是难以放入公共言论领域交流的。
事实上,在过去,只有涉及信托关系问题时才能涉及私德的考察,比如考察各类职位的候选人、事业合作对象、婚姻、朋友等涉及直接或潜在的信托关系时,需要考察履约资信。这种情况下,其个人德行已经超越了私人范围,而成为信托关系各方的公共事务。
但是,对于公共言论领域,尤其是自媒体上的公共交流,多数都是陌生人之间进行的,通常并无直接的信托问题。如果涉及私德讨论,只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而影响交流,影响“论道”的公共议题。也就是说,别人的“德”怎么样,如果没有合作关系,其实和公众无关的,属于个人隐私范围。
然而,人们总是乐意给他人的命运下一个定义。林生斌的遭遇,赋予旁观者共情的载体。在悲天悯人的同时,人们也希望我们所同情的对象,符合我们的想象,隐忍、坚韧、悲悯的完美受害人,才配得上人们的同情。
很多人忽略了,林生斌即使遭遇巨大不幸,也改变不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不幸往往让质疑止步,为包容放行。这样的心态也影响到林生斌本人,他在网络上活跃的记录,无形中也在为他自己努力树立一个符合主流认知的完美受害者的形象,而这样的人设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于是,一旦人们认为完美受害者不再完美,那么他的不幸就变得情有可原。最关键的是,人们倾注在林生斌身上的同情,随着他完美人设的瓦解而无处安放。这种失落,是一种所托非人的沮丧,同时暗示着自己的认知和情感遭到了某种程度的否定与背叛。
惊诧,愤怒,继而变本加厉的反向深挖和传播,力图颠覆原有的故事剧本,便是对这种失落感的弥补和对冲。理想的滤镜有多美好,现实的瑕疵就多难以让人接受。因此,林生斌的悲剧一旦有了人性的介入,便不再崇高。剧本在各种抽丝剥茧与反转质疑之下,生出许多蹩脚的续集。
说到底,林生斌真实的道德水准,并不是一个值得严肃讨论的问题,而其之所以能在互联网掀起如此阵仗的舆论风暴,就在于人们过去将林生斌完美受害人形象的偶像化。林生斌作为完美受害人被捧高,被偶像化,才有了今天人们感受到的欺骗与背叛。要知道,偶像化的过程从来都是双向的。
没有人的生活经得起审视,如果只是支持维权和受难的人走出苦难,就不应要求也不必相信完美的人设,也就不会有被欺骗的可能。林生斌的所作所为,值得人们的愤怒,但愤怒背后的“完美受害人”消失,却更值得人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