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面“历史遗留问题”——改变自己从打磨核心能力开始
小时候刚开始写作文,我就发现一些同学作文写得比我好,我觉得很神奇,以为他们天生写的好。而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时常有“卡壳”的感觉,似乎没有任何一篇完全通顺和自信的文章,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改变这种窘迫的状态呢?
像这样至今没有令自己满意的地方,我称为“历史遗留问题”。人不完美,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逝一定会积累一些问题和遗憾,这正是自我突破和成长的沃土——与其不停更换新的领域,不如盯紧一两个核心技能反复打磨,能力和经验会在反复摸索和尝试中逐渐积累。
近两年来我有几次较为深刻的体会:
我的第一次改变是连续十天通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在如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年代,似乎阅读是人人都会的本领,其实不然,就像笑来说的,现在有很多人是“识字的文盲”。一个读《知音》和《读者文摘》的人,和一个读《读库》和《读书》的人,我们不能不承认是有差别的。一个好的读者,一定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品位和耐力,为吸收高质量、高密度的优质著述打好基础。如果我说,这本书读完我的心变得更柔和了,或许听起来有点矫情。但如果我说,这本书读完后,我觉得自己更沉得下心阅读了,却是毫不夸张的事。10天945页,每天4-5小时连续坐在桌旁,读这本“看起来没什么用”的长篇虚构小说,这个经历让我的阅读耐力获得很大的提升,我也因此相信自己可以坐得住板凳去做别的事儿。后来再读200-300页左右的书,无论中英文,从心态上已经不在抗拒和恐惧了。就像跑完了一次半马以后,会觉得3公里的日常跑变得容易。
我的第二次改变,是在新生大学跟着“清晨朗读会”晨读了一百天。这真是我自主选择的“刻意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件事。100天一百篇短文,每天一小时开口朗读的经历,不仅减少让我对张嘴讲英文的恐惧,而且让我初次体会到自律带来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同时,我也总结了英语学习经验和心得,写在了公众号上。
我相信,正如身体可以通过“塑型”训练保持健美一样,人的头脑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锻炼来保持“健康”。无论是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口语的训练,还是连续100天做一件事的耐力训练,在我看来都是一种“头脑塑型”方式,真真切切地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下一个想要进行的“头脑塑型”训练就是写作。文如其人,写文章有“卡壳”的感觉,说明我的思维一定有僵硬的、匮乏的,不自信的地方。认真对待文字,就是认知剖析自己思想的过程。写作是我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二十多年来,我还没有在写作上游刃有余。没关系,我相信接受这个现实,就是改变的开始。
二、心智能力的提升——把学到的“技能”用起来
既然写作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对写作的重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的认知越充分,动力性就会越强,这大概也是北宸老师布置的第一篇作业的原因吧。
我认为除了上述“塑型”功能外,写作和运动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让自己的能量流动起来。活着就要有活力,让身体和心灵都保持平衡中的动态。写作是让心灵“能量”流动起来的最好方式。
付费知识高速发展的这两年,我陆陆续续听了很多课程、读了很多文章。多到什么程度呢?我从2014年3月开始,在一个本子上记录自己深度认同的文字、技巧和方法论,到7月15日,两百页的本子已经记满了。仔细回想,我吸收到的内容包括“优质鸡汤”、“方法论”和“成长速率数据”三个方面。优质鸡汤持续供给成长所需的营养、方法论提供革新的依据和方向。而“成长速率数据”则是动力的来源,让我感到不再孤独和迷茫。
“成长速率数据”是我自己提出的概念,意思是做事情成功的人的成长速率的确切数据。比如昨晚,北宸老师课上说他高中写作是不及格的,2011年才开始写作,2年期间带来了工作的巨大转变和丰厚回报。尽管我的突破可能耗时不止两年,但绝对不是无法改变的,这本书就是莫大的鼓励。
给我很大动力的类似“数据”还有很多,比如:
罗永浩说锤子科技1小时的发布会,他会至少花100小时的时间来准备,也就是100倍的背后投入(来源于其一块听听讲座《改变命运的演讲能力》)。我于是知道了,自己之前花半小时写完就扔在一边的文章,注定与数十小时打磨的文章差距很大,要想办法提高投入于写作(以及任何事)的时间和耐心。
Paul·J·Sylvia说,每天2小时严格高效执行写作行动,就几乎能全部完成的学术写作任务(来源于其著作《How to write a lot》)。我于是知道了,学术写作的教授并非几十年从早写到晚的,走这条路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枯燥和艰难(当然还是不容易的)。
笑来说,如果想学会一件事,就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1个月,每天专注2小时在这件事儿上。相信我,大多情况下,两小时就已经足够了(来源于《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二版175页)。同样,打消了我初始阶段对一件事望不到边的艰难的恐惧。我告诉自己,每天先完成2小时在说。小步伐,动起来,不必想太多。
……
然而,尽管我边写便反复翻阅和思考,但必须承认,这些内容在我实践中的应用率不超过50%(尽管已经带来了很大改变)。本着“用不起来的经验,价值为零”的原则,我打算通过集中实践某一件事,把学到的“技能”都用起来,真正融入到自己心智的“循环系统”和“骨骼”中。思来想去,通过多写作,训练自己的心智能力,是最方便、低成本且高效的实践方式。
三、写作促使我反思阅读习惯——做什么事都有“套路”,对吗
上文中,我把写作和阅读分别比喻成了健身和饮食。正如健身达人通常都是有严格的饮食管理的,经常写作的人通常也是非常重视阅读的质和量。关于阅读已经有很多好的文章可以参考,包括笑来的文章《如何消化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还有一篇名为How to read a book的文章等等,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里主要想谈谈写作给我带来的关于阅读习惯的反思。
长久以来,我认为阅读只关注idea。大家可能以为我在说废话,谁读书不是读想法的呢?但是如果仔细考虑这事儿,我们应该知道,读书还可以读逻辑、读素材、读写作技巧。
以前,我读书时最多会问自己“作者说的有没有道理?这个概念你读懂了吗?”。我是如何阅读的,就是如何写作的。如此囫囵吞枣的阅读,也就只能囫囵吞枣的写作。
现在我还会问自己:作者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如何铺垫、展开、举例和论证的?他的例子恰当吗?是否逻辑严密?如果是我来写作,我会用哪些例子?
做什么事都是有“套路”的,对吗?这是我近期在思考的问题。据说优秀的象棋手会话大量时间读棋谱、优秀的程序员会花大量的时间读代码。他们的阅读肯定不是以在吸收知识信息为主,而是以吸收策略为主。那么我们阅读时是否从优化自己写作角度出发,是否要带着解剖范例的心态,仔细分析其写作策略、逻辑框架、词汇语句呢?如果写作有套路,一定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我们反复拆解经典文献逐渐领悟。早就听笑来说,“读一篇好文章,等于参观了作者的兵器库”,但我一直没有有效地应用起来。直到我自己开始写作,发现逻辑架构困难、词汇干瘪、素材枯燥无趣时,才猛然发现这是可以通过阅读不断学习的。
四、写作让我深刻理解了“优秀产品的产出过程”——是需要反复行动、不断建立、拆解和重组任务的动态过程
这里说的反复行动,不是一天一篇新文章,而是针对同一个文章和话题不断的深挖和精修。William Zinsser早就在写作圣经《On writing well》中告诉我们,好的写作是改出来的。其他脑力活动的产品何尝不是如此,勃拉姆斯创作第一交响曲历时21年之久,其中经过多次反复斟酌和修改;相信这也正是“推敲”和“字斟句酌”这些典故的来源。
“不断建立、拆解和重组”任务的能力也是我近几年领悟到的。创作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肯定是艰难的。这需要我们一开始有建构“模型或整体图景”的全局视野、一环环细化拆分到可以动一只手指来操作这样的简单具体步骤、再从具体细节中不断回头修改宏观布局,如此循环往复。这个过程往往是隐蔽的,我们读到的文章往往是最终的成品,看不到背后的付出。反过来想,想要知道自己的一篇文章是否可以拿得出手,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依据:你的作品中,凝结了多少犹豫和徘徊,多少自我否定和挣扎,多少自问自答?
创作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只有在不断的亲身尝试中,才能真正深入的理解方法论和意义。通过不断的做事情,周而复始地实现上述步骤,让思维渐次清晰、逐层深入。正如《罗拉快跑》中所引用的艾略特经典语录,“我们不应该停止探索,我们所有的探索最终将回到我们的起点,并第一次了解该处。”对我来说,艾略特说的“起点”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写作作为一种输出行为,是践行上述过程的最好方式,可以让人的思维保持活跃,并且展示自己、保持开放。通过写作这个训练方式,首先通过大量践行去掌握“套路”、形成自己的风格,然后尝试着去做一个流动的人,敞开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是我目前所理解的写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