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卡夫卡如何揭露人生的底色
夜里我读对卡夫卡的解读,说到他在《审判》中提到的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来到法院门前,他想要进去,可是门卫不让他进。
他非得要进。
门卫不让进。
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他还是进不去。
久而久之,他和门卫熟悉了。
他想到了别的办法——送礼。
门卫收了,并且向这个逐渐熟悉的农夫透露了收下的原因。
他说:“我不收的话,会让你怀疑是不是礼没送到位,所以我一定得收,但是法院你还是进不去。这么跟你说吧,即便你从我这里进去了,里面还有无数个门卫阻拦你,所以你还是无法进入法院。”
农夫依然很执着,他开始在门口等,一直等。同时他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于是在他垂死之际,他把门卫叫过来,问:
“为什么我在这里等了这么久,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却没见一个人走进法院打赢了官司。”
门卫见他将死,便向他透露了真相:
“因为这个法院是为你一个人开的,你死了。我也就可以关门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院,独一无二。
我们也同样有自己永远进不去的《城堡》。
我们如同过街老鼠,左边是猫,右边是捕鼠夹。
卡夫卡在失败中窥见这世界的真相,你猜猜是有秩序的还是无秩序的?
他陷入无尽黑夜的罗网,试图领悟真相。
所以他的小说充满荒诞,充满悖论。
那我们就此绝望嘛?
他写到人生的进退维谷,虚无和荒诞,却从不说教,他充满绝望却希望年轻人保有希望。
所以他的小说里,主人公总还是设法寻找的……
(二)你在精神内耗吗?
最近刷屏网络的“二舅”,真的治好了你的精神内耗吗?很多人沉静下来,开始持怀疑态度。
那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精神内耗,我看了樊登的理解,觉得通俗易懂,在此分享一下。
樊登认为精神内耗就是——选择。
我们纠结是辞职还是继续忍受?
是等待一个完美的人还是通过相处去发现一个人的美好?
是去大城市打拼还是留在小镇怡然自乐?
我们都想要,想要完美的恋人同时也不想忍受孤独,想有基本生活来源也想展现自我个性,想要更多机会也怕更多风险,
我们都在内耗,我们都在权衡,我们精打细算,趋乐避苦。
运气好的,一生浮于浑噩的快乐,
运气不好的,在内耗中浪费了大量时间,继续抱怨生活,平凡且苦。
二舅为什么治好了我们的精神内耗,我觉得二舅是快乐的,二舅怡然自乐,生活给他什么,他就在用他过上最开心简单的生活,二舅没有那么多的得失心,二舅快乐。
我想这也是“衣戈猜想”想要表达的初衷。
(三) 写在最后
我看到大张伟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生活本来就是不美好的,随机的。
我们能做的是局部,我们在生活给予我们的同时,用浪漫和无所畏惧的心态去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做自己生活意义的领路人。
董宇辉讲《活着》,他说活着的底色是遗憾,生命中有那么多遗憾,悲剧,教给我们的是珍惜,珍惜你身边的人和事,珍惜你当下的日子。
卡夫卡让我无意窥见生活的真相,他写得那样真实,《活着》和二舅又教会了我在面对这种种无序的磨难时,学会珍惜,学会活在当下。
生活的意义其实不来自书,而来自你真真切切的生活,书以凝练的方式帮你梳理生活,重整旗鼓,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