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届(深圳)极致践行者大会回来之后,写完成长记录,我找到了,8月的最重要的那件事。
在深圳大会上,看到了很多普通人变牛人,普通人背后的极致做一件事情的经历。
我也问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闪光的标签,我决定好好学习,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
梁宁老师说,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我们每个普通人也需要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那么该如何去做到呢?我想从老师的这30讲课中去,找答案。
于是月初开始学习。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第一模块——同理心部分的精要笔记。
一
001情绪是底层操作系统,后天习得技能是一个个app。
002满足是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
003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004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二
005恐惧是边界,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
006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的产品,
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三
007人会基于自身所处角色,所在场景和个人认知判断,选择性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这个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真实的选择。
青词:我想起一句话,许多时候,我们仅仅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实际行动却差很多。
然后我又想到,读《朋友圈的尖子生》脱不花一节,她的朋友建议她通过写作去梳理和改造自己。第一条是,一定是自己说话的德行。第二条是想想自己在干的事和价值目标要全面匹配。
总结就是要写,内容和形式天衣无缝的书。
所以我想说的是,观察自己和他人是否是基于角色的沟通。而对自己,是不是言行一致。我们要朝着目标方向而去。
008所谓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四
009在角色里,你的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壳,壳是什么样子的,角色要求你成为什么样子。
010人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你能给他的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
011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而集体就是角色的聚集。
角色化生存,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的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五
012人长期关注什么,就会认为什么东西更重要。一种人更关注我喜欢什么,而另一种人更关注什么是对的。
前者比较自我。后者比较自律。
013未来我应释放哪一方面的能力?找到你的愉悦和恐惧。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靠恐惧驱动,往往自律。
总结:
014内在的愉悦,恐惧,潜意识与集体人格共同形成我们自己。
015但你要认识一个人或做一个产品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在哪个层面下功夫。
016你还要回到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愉悦和恐惧,看到自己的天分,你也看到用户的愉悦与恐惧,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他们的防御。
这就是你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