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无忧/文 【原创作品】
他成名不早不晚,三十岁。因为排行老三,晚辈们都尊称一声“三叔”。后来,“三叔”就成为他的名号,越来越响。
三叔的发家纯属偶然。他家兄弟姊妹众多,家里穷的叮当响。姊妹们相继出嫁,哥哥和弟弟都出外谋生。唯有他,守着家里几亩田地,奉养老人。
后来,城区改造,修路建设,部分土地变成统一规划的商铺,三叔摇身一变成为“包租公”。外来的商户众多,他慧眼识金,结交了苗老板。
苗老板,广东人。个子矮小,双目炯炯有神,话虽不多,笑容满面。初来乍到,他开店。后来,又办厂。其中的周转资金,挑选场地,人脉沟通等等事项都由着三叔从中谋划,运作。
苗老板赚的盆满钵满,三叔也跟着乐呵呵的数钱——入了股份。
三叔的兄弟姐妹一看家乡发展这么好,都纷纷回家或投资或经营,忙的不亦乐乎。
这一年,三叔的两个儿子面临升学,一个升初中,一个升高中。就在这一年,风暴来了。
苗老板的几个厂子因为经营方面出现严重漏洞,其中一个更是负债累累面临倒闭。许多股东每天堵着门口吵嚷,要求退股。苗老板一筹莫展,闭门不出。
三叔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对苗老板说:“我入的股,一分不退。还有,你要是需要资金周转,我再去借,给你应急……”
三叔说到做到,把家里能够卖的都卖了,连同亲戚手里借的,一共凑了五十万,全部摆放在苗老板的办公桌上。
所有的股东都震惊了。
“三叔,您的孩子还得上学呢……”有的人小声嘀咕。
三叔说:“我爹妈到今天,也没有给我们留什么钱,只教会了我怎么做人。我以后也不会给孩子们留一分钱。财来财去不由人,苗老板有难,我要是不管,怎么对得起这么多年的交情。再说,要是没有苗老板,别说孩子们读书,吃饭都成问题。”
就这样,大家上下齐心,工厂开始艰难地行进。那一年冬天,总是雾气蒙蒙,没有雪。
现在的三叔,依然像以前一样不讲究吃穿,大夏天的,大汗衫宽短裤手摇青蒲扇四处溜达,笑呵呵地听着孩子们一声声地叫着“三叔”或“三爷”。
提起往事,大家都说他有眼光,下了血本救活了苗老板一个厂。他说,“我第一次见到苗老板,就觉得他可以结交。他的个子虽然小,可是身上有一股强大的劲头儿。这是有福之人呐。”
大家说,“三叔,您也是有福之人。”
他突然哈哈大笑,正色道:“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上过学。爹妈说,咱人穷不能志短,要知恩图报,不能见利忘义。俺都记着呢!世上哪有什么福气,都是人自己修造的……”
众人默然点头。
说到“福气都是人自己修造的”,大家从三叔身上看到了许多优点:
第一、三叔十分孝敬父母。
说起孝敬父母,穷困时候才见真情。没有做“包租公”之前,家里一年到头不见一点荤腥。姊妹们远嫁,兄弟们外出,奉养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三叔夫妻身上。
老人的换季衣服,被褥,虽然旧,但是换洗很勤。房间打扫收拾得利利索索。三叔不讲究吃穿,却常常从孩子嘴里抠出营养品给老人。孩子吃不饱,也不敢说。
三叔常说,“父母在,就是儿女们的福分。”
第二 、 三叔为人仗义,亲戚朋友都受过他的恩惠。
说到仗义,要看一个人富有时。俗话说,“皇帝也有三门子穷亲戚”,遇到谁家有难处,三叔总是谦和地帮忙,出钱出力,甚至偷偷的托人捎过去。
遇到家乡修路建桥,也是当仁不让的捐钱捐物。还会在空闲的时候提着工具参与建设,大家劝他歇一歇,他抹一把汗水,“不累,俺本来就是苦出身。”
所以,每当他到街上溜达,男女老少见了他都有说有笑,他更是笑的如同弥勒大佛。
第三 、对后辈们的教育:严而不厉。
三叔的两个儿子,都是就业之后复读考取的大学。入学的一切费用都是他们自己打工挣的——三叔的奖励只有一张火车票。然后,读大学期间,仍旧是半工半读,已经习惯了自立的他们,毕业之前完成了自我创业。
三叔笑着说,这才是我儿子。
后辈们之所以怕三叔,是因为他从来不留情面,孩子们要想去他和苗老板的工厂工作,不管关系多近,一律从车间干活开始,吃不消就自己滚蛋。
不少人忍受不了掉头就走,也有不少人不信邪坚持了下来……留下来的这批年轻人,慢慢的都变成公司的技术骨干,他们以及他们的父母,没有一个不去感谢三叔的。
今年春节,赶着来三叔家拜年的,一拨接着一拨,齐刷刷的跪拜一地。
三叔这样说:“看着你们都这样懂事,努力,三叔从心底里高兴,知足。这些年,不少人心里骂过我,包括你们的家长。我对自己儿子说,老子吃苦受累几十年,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老子不让你们吃苦,将来你们就有吃不完的苦头……老辈人都讲世上有‘点石成金’术,三叔不信。三叔这一辈子,只信‘实诚’,只信‘本事’……”
三叔的眼睛湿湿的,嘴角的笑意依然如故。他就像一个“弥勒大佛”,乐呵呵的生活,乐呵呵的引路……
THE END.
本文属于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燕无忧本人。
图片摘选网络,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