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柴米油盐,细水长流。大部分人都按着遗留下的轨迹一路前行。为人父母的喜悦从第一声“爸爸妈妈”开始。那么,你的孩子开口第一句话是怎样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吗?
01
我住的小区里因为大部分都是年轻夫妻,小孩子特别多,一茬儿接一茬儿,每年都有新妈妈抱着她们的小宝宝出来玩。这么多的小朋友,不管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哪里人,无一例外的是小朋友们都说普通话。
还有一些年龄大的老人发挥余热给子女看孩子,也会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让小孙子小孙女“慢点跑”。
我们这里只是一个小地方,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我在大同,山西大同。
和我一样的80后大概也只有一部分的人还会说大同话,到了我们的孩子基本上就都不会了吧。
我的孩子从会说话以后,一直是普通话。至于本地方言,他们偶尔为了逗乐,会说出一两个字,完整地说是不会的。以后,他们会说标准的普通话,甚至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可是本地方言就不会说了,因为没这个语境了,大家都不去说了。
我想不止是我们这里这样,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不再说方言了呢?
拿大同方言来说,因为地域的关系,大同话语气偏硬,比普通话多了个去声,儿化音比较多,也不分什么前后鼻音。网上说“大同话就像坐在炕上吃馒头”,自带土气。
为了摆脱身上的“土气”,我们开始说普通话。许多小镇的有为青年去到一线城市后,第一件事就是改掉自己的口音,抹去自己身上小地方的烙印。
即使还在本地生活,我们也要从语言上让自己显得高大上,教孩子说普通话才显得有文化。
不让孩子说方言,成了许多家长的必修课。我们一厢情愿的以为提高孩子的素质先得从说普通话开始。
02
以前看《天天向上》,特别喜欢汪涵说方言,觉得他会说那么多种方言很厉害,还有对方言的保护、重视也特别好。
我觉得方言真的很有魅力。就拿我最熟悉的大同方言来说,虽然大同产出的煤炭是乌黑的,可大同人说的话真的特别直白淳朴。
大同人夸一个人好看,会说这个人真“喜人”。看了让人欢喜,让人喜欢,不就是好看的意思嘛!还有说一个人讨厌,会说他“不近眼”,入不了你的眼,看都不想看,这人得多讨厌呀。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给讲过一个例子,是在车上听两个女人说话,其中一个女人说她特别讨厌一个人,说“恨得那个人牙噔噔的”。
“牙噔噔”就是牙齿相碰发出来的声音。当时老师评价说这个词用得特别生动,把咬牙切齿的样子表现了出来。那堂课给我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我对方言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然,这些词得用大同话说才有韵味。
方言,有种特别的感染力。生动,鲜活。
从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能听出一种温柔旖旎,让人骨头发酥;从感染力极强的东北话能看出东北人的乐观幽默;从四川话里浓浓的辣椒味儿可以品出四川人闲适安逸又踏实肯干的特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语言是人类最好的发明。尽管普通话有便于交流等等优点,我们的方言也不该被遗忘,这是我们的根。
03
现在的人能接触到的信息多,面对的诱惑也多。我们在看完城市的高楼大厦后不愿再住乡村里低矮的没有卫生间的平房;在见惯了城市里彻夜不灭的霓虹灯后讨厌乡村里黑漆漆只能听到狗叫的夜晚。
无数人为了改变命运,涌向自己心目中更好的地方。朋友圈里发些去哪旅游甚至出国的照片都会引来一片点赞,出去见过世面的人才能显得与众不同。其实,你了解你的家乡吗?
那些在外生活的人,还有乡愁吗?
我的一个朋友已经在一线城市定居,平时不会回来,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回来看看家中的父母,顺便和以前的朋友聚聚。
朋友们聚在一起,听他说大城市的生活不易,工作压力大,生活开销高。可怎么听都有一种炫耀的意味。人家有能力才能在大城市生活,你能力不行就只能待在原地。
对于像他一样的人来说,“衣锦还乡”“乡音无改鬓毛衰”只能存在于古诗词里,他们要的是大城市里更高的职位,面积更大的学区房。故乡,如果不是还有父母在,应该是不会回来的吧。
过去的社会动荡、物资匮乏、交通不便,人们却活的简简单单,认为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现在什么都方便了,却再也没有那种情怀,只觉得故乡不够美,出身不够好。只要有能力,就要往更好的地方去。
乡愁,已经不再是那枚“小小的邮票”,不再是那棵“没有年轮的树”。
04
女儿最近的普通话不怎么标准,大概是被我的大同话带偏了。
大概是我的骨子里就不洋气,和孩子着急上火的时候很自然就乡音流露,觉得说本地话才有气势。以前掐着嗓子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现在改成方言完成日常对孩子的批评指正。
老公让我务必用普通话和孩子们交流,说这样他们才能说的标准。我觉得他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央视的主持人还有吃螺丝的时候呢。我反驳他“你孩子的普通话还不都是我教的,我现在说大同话也没听他们说呀。”
也许该庆幸的是,虽然孩子们都不会说方言了,可他们还能听得懂。在他们的记忆里,永远都有这样一种语言,有点儿土气,有点儿不好听,却是他们家乡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