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最初打动我的是书封面上这句话。《无声告白》
本书开篇便将女主莉迪亚的死赤裸裸冷冰冰地呈现给莉迪亚的家人和我,但死亡撕拉出的真相更令我感到沉痛。莉迪亚的父母相识于大学课堂,母亲玛丽琳却对顶着假名偷渡到美国的中国人詹姆斯一见钟情,结婚当天玛丽琳不惜与母亲关系破裂,义无反顾嫁给詹姆斯。
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玛丽琳越发渴望完成因怀孕被迫中断的学业,她不愿像自己的母亲过着平凡、孤独的家庭主妇生活。收拾完母亲的葬礼,玛丽琳带着丈夫和孩子们的纪念品(纽扣、发夹、弹珠)离开了年纪尚小的孩子和丈夫。
母亲的消失,父亲的消沉给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刻上恐惧、害怕。莉迪亚把这一切都背负在自己的心上,以为是自己的错,认为是自己的不听话、没能满足母亲的期待导致整个温馨的家罩上灰色。当母亲回来后,莉迪亚就暗自许诺要永远满足母亲所有的要求。她将母亲一个接一个的期待悬吊在心上,而这些期待最终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压垮了莉迪亚。在学校她孤单一人却总假装人缘好来满足父亲的渴望,。当她唯一的温暖最后的支撑----哥哥内斯要走出家离开她上大学时,她别无它选,最终被无情的“期望”拖进湖里。
之前对于黑人的歧视排斥的现象是一直都有听闻,但对于华裔美国人,我却从没有想过他们不合群被排斥的处境。最近也有在BBC上看到一些文章报道:华裔美国人当妈妈后常常被美国人问到是不是孩子的保姆,而华裔的美国人也常常像黑人一样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比如开车时常常被警察拦截被审问去哪里去,要去做什么等等。这些鲜活的例子完美地印证了本书中的这句话“与众不同这个词影响了他的一生,它在每件事上都留下了肮脏的手印。”
小说中詹姆斯“承受了多年别人不加掩饰的打量,他们似乎把他当成了动物园里的动物,他听够了路人的窃窃私语----中国佬,滚回家。”每当詹姆斯看到儿子内斯遭到其他小孩的歧视,他仿佛总能穿透儿子看到一个缩小版的自己,看到脆弱无助被孤立的小孩。几十年的孤独感使詹姆斯无比渴望合群,但不管他怎么努力他已深知现实的残酷、无情。于是他把心中的渴望寄托于女儿莉迪亚身上,他鼓励女儿广交朋友,适应环境却从未考虑过女儿的处境和感受。莉迪亚默默的承受着,为了让父亲开心,她编着对话,假装在跟朋友打电话;当收到父亲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时,她假装着很喜欢这个礼物。
读着这本书,我总会不自觉的想起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知识及闪现之前看过的一部运用精神分析进行治疗的心理剧的画面,一度产生作者是不是学过心理学之类的想法。对于一个幼童,看似天真无邪什么都不懂,但其实她的感受力很强,她能感知到家庭的一切变化。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母亲在孩子三岁之前最好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是帮助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最好时机。书中“母亲的失踪无声地噬咬着他们的心,那是一种四处蔓延的钝痛”, 母亲这时的离开让莉迪亚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一度陷入自责的情绪中。当母亲重返家庭时,她在心中许诺满足母亲的所有期待来换取母亲的停留,维持美满的家。为了能考入好成绩让母亲骄傲,她拒绝了同伴的聚会;为了能实现母亲未完成的医生梦,她欣然接受了母亲的梦想;为了讨好家人,她连自己喜欢都礼物都收不到,被赠与的全是别人希望她喜欢的…… 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她在家里演着完美的戏,只为维持“幸福”一家的平衡。但当内斯这个舞台离开时,她失去了支撑,走向灭亡,剧终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