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版本很多,电视剧、电影
看了书,看了电影(电影有三个半小时),被深深吸引着
不知道看过同样故事的你被哪个片段所吸引呢?
分享一下有两个电影片段最吸引我
一、1967年监狱长被抓的时候,溥仪大声呼喊的时候(所有片段中溥仪最为激动的时刻)
二、溥仪花了一角钱买了去故宫的门票
不知道溥仪这一生的会发生多少次的心里崩溃
我想按照我的感受来讲述溥仪的一生
三岁登基,一个三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呢?那还是一个不记事的年纪。
十几岁的年纪没有执政过一天被迫退位,而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需要做些什么,只是被一千多的奴仆圈养起来的金丝雀吧。
没有教育,没有关爱,没有认知的溥仪,自己的家,那个大的可怕的紫禁城中的家,都管理不好,几百名太监只会偷取宫中宝物变卖,欺骗自己,留下来的都是腐朽不堪太妃们,宫中的大臣们呢?
时间慢慢的过……
溥仪被赶出了皇宫,没有思想,没有权利,没有规划的他选择了一条最不应该选择的道路。
其实在于我个人认为,溥仪选择的这条路应该不在他的范围内,因为这条路对于溥仪自己来讲意义是什么呢?复辟?皇位?
知道是欺骗,知道是陷阱,知道是不归路,他还是选择走下去,我感觉可能是因为胆怯,恐惧吧,恐惧成为一个平民(第一条路),恐惧成为一个没有权利的傀儡,永远生活在高墙内(第二条路),最后选择了成立伪满洲国……
其实看见溥仪选择这样的路,没有生活在那个时期的我,感受是难过,惋惜。那时候的东北恨透了溥仪,也许溥仪没有实际上做什么,但是日本人的命令都经过他手,给敌人机会,就是对自己残忍。
溥仪出宫之后肯定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吧,伪满洲的时候怕日本杀害,抚顺监狱中内心谴责,可能人生真正得到安慰只在五十多岁出狱之后吧,那个时候会不会是他最平静的时刻。
看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这本书的时候,描写了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奴隶心狠手辣,经常打骂他们,还罚他们的钱,但是看到电影中的角色,不知道为什么,溥仪不像是一个狠心的人。
也许就算溥仪没有被赶出皇宫,没有创建伪满洲国,没有为日本人做事,他也永远不能生活紫禁城里面了吧,如果能够接受这样时代变迁,看清楚社会的走向,其实他会很幸福的生活的后半生吧。
文章的开始说过溥仪回到故宫的那个片段让人难过,他只是回到了自己的家,故宫就是他的家,按照现在房产证上应该是他的名字。
这样的地方,现在的人看来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的缩影,里面承载了几百年的兴衰,几百年的人情,几百年的故事……去过故宫的我们,看见的只是生活过的痕迹,但是谁又会去想几百年内发生的点点滴滴呢。
写到这里感觉有点想流泪,我们不去想朝代的更迭,只去想一个朝代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清王朝有过辉煌的时候,那个时候紫禁城是什么样子呢,宫外一片繁荣,宫内也是热热闹闹,就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现在我只能在脑海里想象这样的画面,但是真实的样子永远活在了历史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