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生理念如同海盐,它再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
初九,早早起床出门如约去与小学同学聚会。
2007-2017,相隔十年,小学同学聚会,本以为会生疏,当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到熟悉的声音时,10年前仿佛就在昨天,我们还是当初的那群孩子。
推开东马路上饭店包厢的门,不待抬头,就听见一声惊叹:你丫的终于出现了,还以为你又不来?
我摘下围巾,坐在同桌旁边的位子上,抬头对着刚才开我玩笑的班长就说:老大,文明,我好歹算是个文艺女青年啊!
关于聚会,这些年,我每次过年回家收到小学班长的信息,都会说:不去。
不解释,不找借口。
仅仅就是不愿意出门。
初中忙着中考,高中醉于高考,那时候我还总会想有些老朋友很久不见了,可是真当我有了时间可以去和她们面对面聊聊天时,我却沉默了。
潜意识里是挺怵同学聚会的,总认为,过往不念,未必不是一种怀念。
某段时间,我写过最有情怀的话是:多年之后你总以为你们还会和从前一样,其实很多东西感觉早就不对了。人心善变,每一个人都在社会里身不由己,都可能因为生活而变成一张陌生的脸,所以趁现在大家都还熟,好好珍惜身边的人,至少以后回忆起来没那么,至少别糟蹋了还在身边的朋友。
这些年和这群小学同学,我和她们更多用以维持联系的是我在各处写下的文字。
最早出来的是QQ空间,QQ留言版,继而是博客,博客之后是微博,微博之后现在是微信。
每个时间都会有每个时间大家都热衷的平台,但是就算平台如何换,我还是坚持记录着每天的点点滴滴,她们看的到,也常来常往的评论。
"试着改变一下,其实有的事真的没那么复杂”,慢慢的开始磨碎那些棱角,对待一切也不再极端,内心里是非常珍惜能一路同走的人。
可这次回家我还是惯性拒绝了各类所谓的同学聚会,不是不想去,只是怕随着时间摩擦,大范围的聚会会变了味,没有了亲切,少有了旧情,只剩下吃饭。
我还不想走进某个怪圈。
―2―
直到前些天和一个好久不见的同学在发小的订婚礼上撞见,吃完饭后路过一家奶茶店,排队时他说:你变了,变得跟你以前不一样了。
我眨眨眼,笑着问:哪里变了?
他说:变得特别安静,可我还是喜欢原来那个你。
高中我曾是个念理科的孩子,我更是个理性的孩子,所谓理性,是相较于那些爱哭爱闹爱撒娇的感性小姑娘而言的理性。
大学里周围的人常会说:你太淡定了,怎么就没见过你发脾气。而在我自己看来:我不是没脾气,也不是性格好,我对谁都差不多,其实就是对谁都没有很好。
理性得有点冷漠的性格,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样清冷。
时常会怀念那个随手能抡起扫把和男孩子打架的我,那个时候的我,可以哭泣,可以热情,可以撒娇耍脾气胡闹,可以任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可以找自己喜欢的人做朋友。
也许没有最好的人缘,但是与生俱来的个性没被变过。
晚上从手机里翻到班长发来的那条短信:“小丫,我们的圈子越来越不同,但友情就是即使相隔十年不见,也可以谈天说地依然很好。初九,记得来。”
第一次我不再回复说:不去。
“老大,等我,我去。”
―3―
菜在一盘盘上,话也在一点点多,坐满三桌的老同学都是在班长的召集下才会一个不少。
端着一杯椰汁,我站起来对着他说:班长,谢谢你,今天你最帅了!
曾经一起经过一段青葱岁月,大家一起叙叙旧,在情感上非常有价值,彼此的关系能够重新再靠近,说出的话也是最特别的真挚。
“小学我被排斥的时候,你有想过不理我吗?”
她说“没有”这两个字足以解开了我多年的心结,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不只是找回小学同学,更是找回小时候的自己。或许我们远离这一切太久,只捡回零星的片段回忆,但足够我们把它放到现在来珍惜。
朋友圈里有人发了条动态,最理想的生活大概就是: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
以一种平坦的怀抱来生活,来观照,一个干净的圈子,没有尔虞我诈,一些常会想起彼此的人,就足够。
最近特别火的一篇文章里有这么一段:
远离你身边低层次的圈子,因为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其朋友层次的高低来体现的,而一个人的厉害程度是通过他的敌对圈子的厉害程度来决定的。你的朋友是有钱人,你也差不离;你的敌人很牛逼,你也不会怂。
可是,我更觉得,如果心里真的不排斥,就参加一次同学聚会吧,再次回到那个圈子里,用最初的心性审视现在的自己:我变的更好了吗?
平时我们天南海北隔的太远,远到连“利益关系”都无法建起链接,可朋友的定义其实就很简单,你真心待我我就会加倍还你。
我们能聊点什么,那就随便聊点什么。
在拥挤的地球,不是谁都会在意你的思想。
所以,有些人,十年不见,我还渴望见见你们。
因为,我们从一个原点出发,虽然已经走向不同的方向,可能价值观不同,但我们有着彼此的过去。
毕竟在那些人的脸上,我会找寻到最初的自己。
好久不见,我们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