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白话】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为政篇”的篇名取自于开头的几个字。古人认为,北极星是不动的,当然,今天的天文学告诉我们,没有星星是不动的。古人认为北极星不动,别的星星以它为核心,环绕着它展布开来。这是在说什么呢?如果负责政治的人用德行来作为示范、来领导,那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它本身不需要动,其他的星星就好像各层官员及老百姓,都会各自在自己的位置做该做的事。这样,社会自然安定了。
古代确实有这么好的理想,也就是德治。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尧,特别提到八个字,“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尧的仁德像天,因为古人都相信天是仁爱的,它是无不覆盖。春夏秋冬这四时被称为“天时”,代表天对老百姓、对万物的照顾,让它们可以按照时序来生存发展。
在《尚书》里面就提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上天生下老百姓,替他们找了国君、替他们找了老师,君与师帮助上天照顾百姓。上天让百姓出生,但是他没有办法单独照顾,而百姓形成人的群体之后又会有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有国君来领导,有老师来教育。
君与师并列,代表古人认为人生下来并非圆满的,需要有人引导与启发,才能知道人生的正路何在。尤其是古代的小型部落社会,每一个人都可以和领导近距离相处,君王如何待人接物、做人处事,百姓很容易仿效他。
比如,舜非常孝顺,所以尧就把舜提拔出来,让舜成为大家的楷模。有了舜为榜样,大家都觉得孝顺是美德,我们要跟着做。事实上,人本来就愿意孝顺的,人都是父母所生所养的,孝顺是最自然的事情。但是后天的各种利害关系,使人有时候容易忘记孝顺。百姓看到君王孝顺的行为,自然而然就愿意从心里面跟随效仿。所以,儒家讲为政以德,这是古代德治的理想。但是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德到礼,夏商周三代都是礼治。礼包括三点:礼仪、礼节、礼貌。若只讲礼仪,好像是一套仪式,离我们一般人很远。讲礼节,还不够,还有基本的礼貌。
孔子经常谈到礼的时候就会加一个“让”字,“礼让”,要让别人。德须与礼配合,因为社会越来越大,只靠德治,很多人不见得可以看到他们的天子。古代的传播也没那么方便,无法像今天透过媒体让全国人知道。国家日益壮大之后,就需要制礼作乐,靠礼仪,靠音乐,来维持它的稳定和谐。
《论语·卫灵公》中还有另外一段话,可以与这里“为政以德”的观念对照来看,就是孔子说的“无为而治”。后面他提到“无为而治”时特别就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己本身行为端正,面向南方坐着就好了。这与本章谈到北极星本身不动一样的意思。
听到无为而治,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想到道家。的确,老子的思想很强调无为,主张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因为刻意做任何事的话,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到。你顾了这一边就忘了那一边,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很难全面照顾,反而不好。所以,道家讲“无为而治”,是强调人的考虑是有限的,而社会上的资源更是有限的。
如果考虑到要对谁好、对哪些人好,另外一些人怎么办呢?最好是不要刻意做任何事。因为所有的一切,从万物到我们人类,其生存发展都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不会因为你去做就发生改变,它会一直存在那里。譬如,有些老百姓过着自在的生活,如果刻意对他说还有更好的生活,他的欲望产生却无法满足,就会开始烦恼了。有时候,老子的思想会被别人误解为对教育不太重视。
其实,老子认为,一个国家让教育普及,一定有些人知道多一点,有些人知道少一点。到最后,因为“知”带来欲望,欲望造成各种争夺,理想不能实现,结果反而是天下大乱。
儒家讲“无为而治”,是以德作为基础。为什么有道德的领导,可以让天下无为而治呢?因为人性向善。
孔子的心目中有一种对人生的了解。换句话说,以整个国家来说,政治领袖表现德行,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上轨道。为什么会如此?只有一个可能——人性向善。如果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就是德行,自然产生向心力,百姓便会团结起来支持他。他怎么说,我们怎么来配合。
为什么讲儒家一定要强调人性向善而非人性本善?若人性本善,何必要治理?只有将人性解释为向善,才可以实现无为而治,注意,还是治。为政以德,还是有为政。当然,很多人还需要再多一点时间,才能慢慢了解孔子为什么有这样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