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雪后初晴,冬阳正暖。友人相约,踏雪登山。
一行三五人,沿秀明家生态园向西,一路手足并用,爬上了那光挞挞的巨石山。仰望,蓝蓝的天空好像被谁拿雪擦过一样,干净得纤尘不染,蓝得耀眼,蓝得让人喜欢。阳面的雪已融化,我们毫不费力就登上了第一道山梁。
站在山上,向东向南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峦,沟川,还有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梯田尽收眼底。真有一种“山舞银蛇,原弛腊像”的壮美!让人顿时心胸开阔,吐纳山川。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喜欢登山的缘故吧!
雪后,这里有着一种别样的美。它虽然没有春夏时节的生机盎然,没有秋日里的色彩斑斓,但丝亳让你感受不到冬日的萧条、肃杀。这里的山、石、树,这里的一切透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净美,落光了叶子的枝丫上夹着雪,墨绿色的松针上插着雪,山石的背阴处堆着雪,红瓦房上盖着雪……洁白的雪与各色的树、石搭配得又是那么和谐,那么温润,好一幅泼墨山水画!可惜我没有画家的妙笔,更没有画家娴熟的技法。
翻过第一道山梁,继续向西,向上,一块更大的巨石山出现在眼前,看起来整座山坡浑然一体。向阳一面的雪已融化,好像一位巨人裸露着灰黄的肌肤,而那千百年来雨水冲刷出的道道痕迹,则如同巨人身上的根根筋脉。山坡上散落着大小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圆形的像碗,椭圆形的似盆。月牙形的,心形的,不规则形的,就像一个个小型的天池,更奇妙的是有的里面还有一汪水,尽管结了冰。让人惊奇的还有斜坡上散落着的几块巨石,好像一阵风就能滑下来,却不知屹立了多少年而不倒。
山石缝中的一株小松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主干拇指粗细,矮矮的,在石缝中扎根生长了不知多少年,也许最初它只是一粒种子。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生长呢?这就是自然之道吧!
到此,已饥肠辘辘,我本不想再爬,同行的友人说,“爬吧,说不定山那边风景更美!”于是,我们又攀岩扯树继续向上。登上峰顶,给我们的何止是惊喜,眺望远方,北面,马耳山苍苍莽莽,似乎近在咫尺;西南,松月湖烟波浩渺,若隐若现。山顶有一平地,自然散落着几块石头,似天然的石桌石凳,我们笑着邀约待到春暖花开时来此把盏野炊,体会一把神仙般的逍遥。山顶还有几块奇石,瞧!那一块似蹲跳的青蛙,这一块多像一只调皮的海豹。
回看东面的山梁,则像倾泻而下的雪瀑,蔚为壮观。
要是幸运,你也许会看到从你跟前窜过的野兔。
多亏了友人的坚持,才让我看到了别样的美景!生活何尝不是,只要坚持,只要走出去,我们总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