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心理学不是你想的心理学
提到心理学,可能你马上就会想到心理疾病、抑郁症、读心术、微表情等字眼,这是对现代心理学的典型误解。
心理学之所以一直不被认为是一门科学的学问,因为早期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这批人,并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这门学问,导致一些没有确定性根据的奇谈怪论通过所谓的“权威”之口随意发布,渐渐让这门学科被打上了伪科学的烙印。
现代心理学则完全走上了科学之路,用一系列如受控的随机实验等科学方法研究人脑的思维特点,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早已经跟读心等“巫蛊之术”完全区分开来了。
每个人都需要学一点现代心理学,因为它跟我们日常的决策息息相关。以前我常看到这样的事,很多人愿意多走几百米路只为了东西便宜一毛钱,但对房价和车价变动1%或对购房款、购车款的零头却不那么在意,这就是大脑的使用方式出了问题,也算是心理学解决的范畴。
生活中的思维陷阱无处不在(读书:清醒思考的艺术),思维定式帮助人类在生存衍化的过程中得以快速响应,但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思考,而非原始社会的更模糊但更快速的思考。
暗时间
我在自己的书里有提到过,每个人的实际寿命并没有反映出来的差距那么小,比如人们以为大多数人都能活到70到80几岁,好像都差不多,但每个人的实际寿命差别是非常大的,一部分人可能只有30多岁,另一部分人可能有200多岁,300多岁。(例如:李笑来老师提到的七年就是一辈子)
道理很简单,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其实就是近似活了一日,因为他的生命是重复的,体验也近似重复,就像一个从出生就生活在黑箱保护室里的人,当他70岁的时候,这个世俗意义上的年龄对他的生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学习上也一样,认为大家一起在高中度过了三年的学习时光,这是一种错觉。这三年,有些人的大脑CPU是近乎满载的,而有些人的运行进程总是空闲的,表面上看起来也在花时间,但大脑总是出戏,这就等于空闲状态。
一个人在同一份时间内,在显性动作的同时对一件事物进行主观能动的深入思考,这部分花掉的时间是暗时间。无论你在干着什么事,坐车、吃饭、走路等你都可以选择用这部分暗时间也可以选择不用,但用跟不用反映在生命的利用率上和最终结果上,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这是攒暗时间,同样的,不经意间花掉暗时间的时候更多,比如频繁切换任务,就要为大脑频繁接上新任务付出暗时间的代价。比如你在做一项任务,中间常常刷朋友圈,是不是感觉一下午过得很快?高效的人都懂得如何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并将其保持得足够长,他们更懂得如何尽量不在切换中损耗暗时间,这是他们的秘诀。
无法坚持--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做一件事无法坚持是绝大部分人的通病,有些人是由于缺乏进度条,缺乏事情的进度条就会因为不知道进展的百分比而容易选择放弃;有些人是由于畏难情绪较重,就像打游戏,有人可以通过持续克服困难来获得乐趣,而另一些人是碰到第一个关卡就选择放弃这个游戏。
这第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说人为分割合适的目标等方式去解决的,第二种就麻烦一些,因为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
有人说兴趣决定能坚持多久,这并不是很准确,因为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人会对很多东西出现兴趣,但这种兴趣可以燃烧多久,就完全是因人而异了,有些人什么都玩得好,什么都有兴趣,有些人则是什么都玩不好,对什么都没兴趣。可这并不意味着后者是真的没兴趣,而是他遇到困难就退缩了,这会直接导致练习的次数少,练习得少通常就玩不好,从而导致更没兴趣。
生活中的选择无穷多,在稍微靠点谱的方向上随便选择一个坚持下去,也比时间光流逝在考虑选A或者选B中要好得多,这个我们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已经提到过。
选择的确很重要,但选择了以后经常提醒自己晚一点再退出,可以提升成功选择的概率,要知道,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hxleihao-田宝文章健身房-理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