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随笔谈到了有关于平等的问题,今天就想谈论一下关于自己对于平等的理解。
在昨天的随笔中,我明确提出了反对以掌握社会资源的多寡而将人本身赋予“等级”的概念。并同时提出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以价值观和道德观来判断好恶的观点。更加清晰来说,就是在自身对一个人判断好恶的时候,摒弃将“等级”作为先导观念。但是理论归为理论,实际的现实中等级观念与现象确实存在,用一个看上去“政治正确”的理论去给现实上一把标尺是极其可笑并不负责任的。既如此,就要先对现实中的不平等做一个追根溯源的理解。即,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不平等的来源又是什么?而我对此的理解是,不平等的根源是人对社会资源掌握的不平等,不平等的来源源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生产力无法满足人对于平等的需求。在昨天的随笔评论与一位同学的探讨中我就提及如果当今社会用来定义“等级”的社会资源是唾手可得的话,那么“等级”的概念也将失去其支撑点。
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人对于平等的需求是人类的本质追求之一吗?民主、自由、人权、平等诸如此类的词汇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是在近代才得以深入人心。工业革命以前,西方历史就是一部宗教战争的历史,神权高高在上,连国王都不得不臣服于神权的阴影下。中国的几千年封建历史似乎也看不到任何有关于平等的概念。但实际情况真的就是如此吗?恐怕是未必的。在西方神权最黑暗的年月,出现了马丁·路德这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宗教改革人士,在这部论纲中直接强调信徒无需神父可直接与上帝沟通。在封建神权高度压迫,教会权威无比崇高的时代,强调每一位信徒无需神父直接与上帝沟通,这就是平等思想的一种体现。更不用提之后启蒙运动所宣传的以自由、平等、民主为代表的核心精神了。
那么在中国这种有明确阶层(士农工商)的社会,追求平等的理念又是如何体现?我的答案是从教育中体现。早期可追溯至被中国人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著作《论语·卫灵公》中就有提及,即“子曰:有教无类”。并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追求平等这一理念的鲜明体现,即无论是何出身,只要你考试合格,就有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当然在现实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公,但是这与同时期西方社会出身与血统第一已经是本质的差别了。在中国的上千年历史中,有很多其他的事物会因为出身问题而不能平等,但就教育理念与对于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来说,上至帝王君主下至乡野村民没有任何差别,因为在中国教育可以说是对所有人具有平等机会并且可以改变自身一切的理念。
基于上述内容,我认为平等是人类的本质追求之一。在此我想将一个概念引入到我们对于现实生活中对于平等的理解,这个概念就是“天下为公”。
后文续于明日《随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