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先生的《雷雨》之前读书时就已学过,但是当时只震惊于故事的内容,对其他的没有多大印象,也可能老师讲了一些自己没记住。上次群里聊天的时候有群友说了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特意去百度了相关知识,后来看到大家推荐,就忍不住买了一本。这次书单里面刚好这本在手边,于是又细细读了一遍,就简单说下自己的感受。
一、场景描写特别细腻,画面感强,和故事剧情相呼应。
开篇我就被吸引了,用笔划拉了好大一段。开篇是很长的一段场景描写,从门到门框,到绒幔,到窗户,最后到屋内的一些陈设,作者描写的特别细腻(性子急的可能会觉得有些啰嗦),非常有画面感。一般来讲我们场景只会简单的描写一下,很少会交代的如此清晰,甚至柜上几个水壶几碗米饭都有具体的描写,很真实,有极强的生活气息。另外就是作者有些地方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读起来却让人觉得格外舒服,感觉一切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是我之前读其他文章没有留意过的。比如文中描写小衣柜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倚的那里,斜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旧式紫檀小衣柜,柜门的角上都包着铜片。柜上放着一个暖水壶,两只白饭碗,都搁在旧黄铜盘上。柜前铺一张长方的小地毯;在上面,和柜平行的,放一条很矮的紫檀长几,以前大概是用来摆设瓷器、古董一类的精巧的小东西,现在堆着一叠叠的雪白桌布、白床单等物,刚洗好,还没有放进衣柜去。
书中很多描写都强调了老、旧、暗,隐隐暗示了剧情或者说剧情中的人。里面描写门和墙的时候有这样两句:
左边也开一道门,两扇的,通着外间饭厅,由那里可以直通楼上,或者从饭厅走出外面,这两扇门较中间的还华丽,颜色更深老;偶尔有人穿过,它好沉重地在门轨上转动,会发着一种久磨擦的滑声,像一个经过多少世故,很沉默、很温和的老人。
墙的颜色是深褐,年久失修,暗得褪了色。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很富丽,但现在都呈现着衰败的景色。
包括后面描写鲁贵家屋里屋外的情形也很有特色,让人有种置身其中的画面感。
二、人物介绍详细,描写有特色,人物刻画生动形象。
可能是剧本形式关系,开篇就交代了时间,登场的人物及关系,后面每个人物出场都有段描写,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特色,让人读后很难忘记或者混淆。
比如文中描写四凤时是长睫毛的水灵灵的眼睛,能够很灵敏的转动;描写鲁贵时是粗而乱的眉毛同肿眼皮,松弛垂下来的嘴唇和眼下凹进去的黑圈;描写繁漪是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周萍则是面目清秀,有宽而黑的眉毛,厚的耳垂,粗大的手掌。周朴园是鬓发已经发白,戴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在底下闪烁着,他的脸带着多年的世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出的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
自己写文章很多时候工具人比较多,人物不够有特点,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后自己写故事也要努力学习刻画不同的人物,哪怕不是主角,也应该鲜活。
三、剧情紧凑,叙事手法很有特色。
全篇故事涉及的人物并不多,但是冲突性却很强。故事开篇是现在的场景,设置悬念,用相似的场景引出之前的故事,最后又回到当下的场景,让人有种恍若隔世,之前种种是场大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