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说:“仲弓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干什么?善于辩驳的人让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有仁德,但是要口才干什么?”
孔子常说:“不知其仁”,是因为“仁”这个东西是内在的,我们很难从外部看到。我们外部能够看到的都是外在表现,但是是否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仁”我们很难看到。所以孔子在说“不知其仁”的时候并不是否定或者批评的表达,而是孔子实事求是在说自己确实说不清楚,所以不能妄自断言啊。
孔子喜欢刚毅木讷的人,不喜欢巧言令色的人。所以孔子觉得,要给人如果内心没有“仁爱之心”,反而变得花言巧语,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那么这句话给我的启发也是,少说,多做,很多人不需要你去言辞证明,更不需要解释。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写文章、比如画画、音乐……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而最无力的便是语言的说辞。
所以,少说多做,多内省少外求,一切用结果证明,一切拿作品说话。
还比如,我是给瑜伽老师,健康管理师,但是我的形象根本没办法证明,所以,自己也是自己的作品。管理好自己很重要!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要漆雕开去当官。漆雕开说:“我还没有自信。”孔子听后很高兴。
普通人当官唯恐不大,赚钱唯恐不多,只要有机会,就会想尽办法去“得到”一下。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大官背后的责任与能力,钱多背后的付出或陷阱。难道我们就不应该怀疑下自己的能力或实力吗?
但是漆雕开就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这件事欠妥。所以孔子觉得漆雕开内心是有“仁”在的,他想的是天下的事,而不是自己的私利。
一个人如果想的是一己私利,那么先不管怎样,占住了位置再说。但一个人如果想的是“天下”的事,想的是我做这个事情能不能为天下带来什么好处,能够造福一方百姓。
孔子觉得这个出发点就是对的,“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所以他很高兴漆雕开能够有这样的觉悟。
那么这在我看来,我能够想到我自己的就是,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这样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自我衡量的标准,不然在迷茫的时候,自己也很难自己自己到底是没自信,还是没方向。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罢了,但缺乏才能。”
实在做不好,我就走啦~ 这是孔子经常发的一个感慨,很有画面感很有趣的一段话。
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颜回、子路、子贡等弟子的形象也是渐渐变得清晰起来的,从一开始的一切无所知,到逐渐这个“大家庭”的各个形象开始变得鲜活,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这句话就让我看到了孔子对于弟子又称赞又提出意见的和谐温暖画面。
而最重要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多么可以宽慰人心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尽人事,听天命,不纠结,不难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