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自爱,先爱己再爱人,肯定自己,觉得自己值得被爱,配得感等到,实际根本没做到。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懒,也很洒脱,做事情随意不细节。
原来我是不会讨好自己。
刻意讨好自己的思维就是,假设你是你的好朋友、你喜欢的人、一个”贵客“,来你家做客,在你身边,你会怎么做。
讨好型的人(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严重),会特别注重细节,特别是内心层面上的,在想对方会怎么想,怎么让对方舒服,怎么让对方更会重视彼此的感情,怎么在细节对对方好,甚至是对对方身边的人好。那么讨好,是因为你缺爱,你渴望你得到一样的关注,一样的重视。然后你发现对方并不能如你希望地关注你的内心,你就会很崩溃,觉得一辈子都没能找到懂自己的人,朋友最后也不过是普通好朋友。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别人,也不会过分去关注对方的内心,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最亲近的人都一样。
当你转换思维,把讨好别人的方式用在自己身上,你会感到特别的愉悦,你发现你不是懒,只是没想过对自己好,你以为吃个好吃的,花钱买点东西也是对自己好,放纵一下是对自己好,这是又不全是,如果对方请你吃的,花点钱买东西给你,你依然可能在情感上或细节上感受不到好,应该说你永远都有更多的索求,而放纵一下,更多是回避,长期的放纵使得你一遇到问题先当缩头乌龟,不面对就不用做抉择也不用努力,也不用担心后果,虽然后果也不好但是我没做就不怪自己了。
我没有想我花多少时间收拾了一下房间,我只是觉得我想给我一个舒服整洁的环境,我就做了(假设来朋友了,我肯定会收拾)(但是如果你不是对自己好,你只想朋友来了收拾,是重视对方,但当你去了朋友那,对方不收拾,你会感受没那么重视,至少不如你重视,这就是你光讨好别人不讨好自己的结果,你想从别人得到这份讨好),我想玩一会游戏,就玩了一会(因为对方会开心愉悦,你就会让对方玩一下,你讨好自己让自己玩,而不是想着对方怎么不陪我我),刷牙看到杯子有点污垢,(假设这是朋友,我可能帮忙刷一下,让对方注意到我对他多好,也真心想他好,同样我希望对方也能在细节上对我好,不然我就越来越多觉得自己不被爱),包括我有时情绪不被发现,争论被被忍让,因为我会尽量顾及别人的情绪,我整个思维就是尽量讨好别人,首先对方可能并不觉得我好好,且当对方不那样做的时候,我特别难受。
思维的转换就像一瞬间打通任督二脉,我觉得很多道理我以前也知道,但是我没那样走逻辑一点点去深入,发掘我内心最原始的刺激来源,我想我还要继续,一点点调整,治愈自己。
所谓爱屋及乌,你爱这个人,还会连带爱他身边的人。
你爱自己,也会连带爱你身边的人,这才是先爱己再爱人的思想,我对你好,是因为你是我身边的人。而不是疯狂关注到他人身上,失去了自己,不爱自己的人也丧失了真爱别人的能力,你那不是爱别人,你那是偏执的索求爱的一种方式,因为你知道别人不是无缘无故对你好,所以你把你内心渴望对方对你好的方式去对别人好。不回应你难过,不关注你难过,是你过度表达,别人并没有感受到,不要责备别人无情,是你先没有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