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的记忆
最近妈妈大姨二姨还有姑姑在老家采茶,三四月份茶叶正好,特别是清明茶最受的欢迎。那青嫩的芽叶还并不舒展的完全,听母亲说今年清明前的一段时间因为雨少,植物缺了水。茶叶长势并不是很好。
小时候也接触过茶。最爱的还是早二三月茶花刚开的时候,摘下一朵来放在嘴里使劲儿的吮吸,甜滋滋的蜜水顿时在口中化开,带着花骨朵的清香,眯上眼,像是世间最好的享受。
四月上旬的茶叶应算是上乘,俗称头茶香,二茶甜。茶叶的采摘已不超过三个叶片最宜,枝叶青嫩俏丽,而要把它加工成绿茶,则需要复杂的工序。在农家,通常是白天采茶,如果很多的话,需要用簸箕晾在阴凉处,否则会发热烧坏叶片,损坏茶叶的质量。夜里自己加工茶叶,一般农家都是柴火灶,用于翻炒烘干水分,叫做杀青;后而趁热放于簸箕,揉搓;再重复入锅,翻炒,再揉搓;重复四五次左右后就差不多干燥了,这会儿的茶用小小火烘培,茶形已成。如果是个外行,肯定会把刚炒好的茶泡上一杯来品尝,而恰恰这刚成形的茶最容易上火。
小时候常常和父母同摘茶,夜里在一个南瓜灯似的灯泡下看她们在厨房里炒茶,揉茶,整个厨房充满茶叶的香味。距今已有十余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