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的困局: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
一、藩镇割据
藩镇:河朔三镇,各自拥兵,割据一方
节度使:节度使扩大到内地 ,反抗朝廷 ,互相争斗。
地方政府与藩镇之间
唐德宗和唐宪宗两次用兵 ,
唐德宗:
财力大小分担赋税的两税法取代租庸调法,积累财务 ,支持平叛,但藩镇率先发难, 四镇之乱+称王闹剧+李希烈叛乱+泾原兵变,四王二帝事件 ,藩镇之烈至极,打击也越猛。
李宪宗:
魏博镇实力最大 ,812年 ,归顺朝廷 ,田兴赐名 田弘正,削藩发生积极变化
利用节度使内部矛盾,看机行事,吴元济,裴度+李李塑(李晟之子) 唐登节度使, 讨伐淮西,《李愬雪夜入蔡州》
藩镇割据彻底改变,暂归统一 ,"元和中兴",但主要是讨伐了淮西,牙兵集团势力强大表面归顺,根子未除。韩愈《平淮西碑》。
820年 ,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王守成等杀害,太子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 ,晚唐开始 ,幽州军乱,河朔再叛,成德郡又乱 ,再后来,唐朝开始承认藩镇割据势力 。唐后期,河北实行两税法和盐的专卖 ,触犯到河朔三镇的根本利益 ,河朔起来反抗 。
二、朋党之争
808年,唐宪宗年间的一次之策考试,牛僧孺、李宗敏指责时政 ,李德裕,元和三年制侧按,牛李党争。
唐文宗,朋党争斗强化 ,双方在朝议事互相斗争 ,争权夺利,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主观上希望国家能撑下去。
唐武宗时,朋党之争继续升温 ,李党胜;唐宣宗时,牛党胜;随着李德裕病死,牛党胜利宣告结束 ,双方背后都有宦官支持 。
三、宦官专权(皇权异化)
更难破解的困局,期间也有派系争斗,加之朋党之争, 政局混乱。
影响最大的唐朝,掌握军队 ,中央禁军,神策军。泾源之乱,禁军护驾 ,宦官左右随扈,导致唐宣宗依赖信任宦官,宦官开始掌握军权。皇帝对武军不信任 ,监军-掌军权-军政大权一把抓。
唐宪宗时, 枢密使+神策军+其他禁军,成为实质掌权者。债帅,白居易《卖炭翁》。皇帝废立生杀,唐宪宗、唐敬宗被宦官杀害,废立八个皇帝 。
南衙北司之争,唐文宗达到高潮 。李训、郑珠,大和九年,甘露之变,仇士良发现埋伏,挟持唐文宗,派出神策兵血洗长安城,朝列为之一空。仇士良把握朝政。唐文宗自比汉献帝,受制于家奴。
四、农民起义
咸通年间干旱 ,催逼粮税,王仙芝,黄巢 ,王死黄掌握两只军队,福建广州长安 ,880年攻占长安 ,唐僖宗。
黄巢“大齐”,各藩镇剿灭,黄巢退出长安 ,拔刀自刎。
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起义打击了唐王朝统治基础。随后唐朝苟延残喘二十余年。
朱温杀唐昭宗,宰相裴枢。
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凝固 ,大地主大官僚阶层勾结,谋求个人利益 ,不以民为本,是王朝衰败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