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上大学的时候,我极爱去逛诸如北京的南锣等悠闲的小街。那时候,街上极其清净,有情调的小店不慌不忙地做着生意,有些店面并不营业,可见是否营业全看主人心情,老北京的悠闲一览无余。然而可怕的是近年来它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景区,街道每天被挤得水泄不通,店面卖的是全国统一的旅游纪念品,每家店都在快速地计算着利润,走在街上几乎要被人流踩在脚下,而这样的地方,在我看来,从来与情调无关。然而看着大批的游客依然慕名前来,我有说不出的哀伤,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我仍然珍藏着很多极富情调的好地方,而这些地方几乎无人问津。出于喜欢分享的本性,我希望将这些真正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推荐给大家,这里没有吵闹、没有旅游纪念品、没有扎堆的餐馆、大批的游客。这里有的是文化与寂静,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老北京与传统文化。
最早知道琉璃厂
最早知道琉璃厂,是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琉璃厂传奇》(80后的孩子们可能看过)。与朝阳798等现代艺术区不同,这里聚集的是真正老派(传统的书画艺术家),他们来这里买笔墨纸砚、买扇面、刻印、装裱、交流、办展览……
第一次来这里
第一次来琉璃厂,大为惊叹,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这里的文化气氛极好,聚集了如中国书店、荣宝斋、宏宝堂、一得阁、戴月轩等众多的老字号店铺,文房用品,应有尽有。大店铺与小门脸毗邻而居,各自做着生意,逛起来非常有意思。而书画展正是整整一条街的店铺的常设展览,随便一个小店的对联几乎都是大家手笔。来这里,短短几百米的街可逛几个小时,可以说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
我成了这儿的常客
今年早春4月,我在荣宝斋的二层对着一幅《红杏花黄碟图》出神,一抬头,见窗纱外的树干已经抽出点点嫩绿的新叶。(下图)
这里永远洋溢着一种雅致悠闲的氛围,比如斜倚窗前看景的保安,这样的背影令我迷恋。(下图)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更可喜的是,与其他的文化街区不同,这里并不聚集游客,来这儿的基本上都是艺术家(搞书画创作的)或者是经营书画或文房生意的人,闲暇的时候我常来此处,也常在此处买纸(各种书画用纸应有尽有)、篆刻(有老先生手工篆刻)、看展览(荣宝斋美术馆每次必去,其他的展览更是不可胜数)。而亲戚朋友们来,我也喜欢带他们逛琉璃厂,我的很多朋友来了之后都会不自觉的带回一些文房用品,即使他们平时从不接触书画。在此地,书画似乎变成了人们生活的日常。不可否认我们骨子里与笔墨有着天然的亲近,来这里,你会感受更深。短短的几百米街道,浓缩的是割舍不断的文化血脉。
老街的繁华处
每逢春节,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实际上很多店铺会关门谢客,店主要回家度过传统佳节。而老北京最大的庙会之一厂甸庙会即在此地举办,整整一条街上挂满各式的花灯,浓浓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下图)
琉璃厂的独特性
在日新月异的北京,尚且能够寻得一些传统胡同的遗迹。然而,整整一条街,既有古色古香的建筑,同时街上的人仍将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融汇于日常生活,我想琉璃厂大概算是独一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