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就握有一把打开民族文化宝库的钥匙。同时,由于古今汉语的血亲关系,学习文言文对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也有显著作用。也正是基于此,此次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安排129篇优秀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来人教版教材增加55篇,增幅80%,平均来算,每个年级也有20多篇。因而,研究文言文教学取向及教学策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将对小语阅读教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取向

文言文教学取向,即“教什么”,无非包括“言”与“文”两个方面。

“言”在这里特指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现象、规律,也就是所谓的文言知识(含文字知识);
“文”有两层意思,一是有关文章的知识,如写法、篇章、体裁等;二是人文内涵,包括作品的思想、情感、主题和文化意涵等。那么,处理“言”与“文”的关系即文言文的教学取向。
课标指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换言之,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1、见“文”不见“言”非文言文教学的正确取向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以书面语为依托,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的思维过程”。作者通过编码将意义变成书面语言,读者通过解码又将书面语言变成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用眼睛注视和移动获取直观的文字符号信息进行辨认、回忆、联想、分析、推理、综合等,以达到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而完成或实现书面交际。读者大脑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对于辨认和理解文字符号信息,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中,大家公认“认读能力”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理解能力”则为核心要素。因此:

掌握文言知识是完成文言文阅读的前提。文言实词、虚词、语法结构(当然,基于小学生的学情及语文教学发展规律,什么是实词,什么是虚词,文言文语法结构怎样等知识,是不能由教师直接讲解出来的,而是在文言阅读中学习、理解、体会出来的。)等知识是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源头之水。同时,如果一味关注文言文的人文内涵,而忽视对书面语言的学习,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也无法实现。

2、见“言”不见“文”也非文言文教学的正确取向

阅读能力的核心要素——理解能力的第二层次是理解文内之义,包含“言外之意”、 “味外之旨”。了解作者意图、态度、观点或寓意,由字面的理解水平,提高到结合内容的分析、概括与推理的理解水平,既要通过思维的分析、想象、联想、推理,把字里行间的含义理解具体,又要通过思维的抽象、概括、比较、判断,把具体内容概括地掌握,即“利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达到深入理解水平。

教“言”和教“文”并重与平衡,即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正确教学取向。

二、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1、调配时间,过程合理

由浅入深是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据此,阅读教学必须经历由初读到深读这一过程。初读即读懂文面之义,深读即读懂文内之义。

由于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我们在教学文言文时,初读必然花费大量时间教“言”,“深读”时间就只能相应缩短,如此,失衡就在所难免。窦桂梅老师教《宋定伯捉鬼》共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环节是读准课文、读顺课文。读好课文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面之义,是初读,也是教“言”。第二课时的主要环节是走进宋定伯、走进鬼和走进主题,这是读懂文内之义,这是深读,也是教“文”。先不说其它,仅就环节安排和时间分配而言,“言”与“文”的平分秋色,为平衡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灵活教“言”,举一反三

教“言”,必须着眼于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为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打下基础,其次还必须给教“文”预留足够的时间。如此,逐字逐句、面面俱到地串讲是不科学的。

(1)活选教学点

面对一篇课文,该选哪些“言”来教?

其一,古今差异大的,包括实词、虚词和语法现象。

古今一致的不教或基本不教;

其二,再生能力强的,也就是具有典型性和高频率的。它们在文言文中不断复现,对于形成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新出现的。教师对学生已有的文言知识应了然于胸,准确把握学习起点,以避免或减少无谓的重复和时间的浪费。

(2)以今识古

古今汉语的差异客观存在,但同中有异远多于完全相异。

如教《守株待兔》中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先拎出“爱不释手”,了解“释”的含义,“因释其耒而守株”中的“释”的意思便迎刃而解;同时,学生对“爱不释手”的理解从原来的肤浅和模糊走向深化和清晰——学习文言文可以促进现代汉语学习,由此可见一斑。

(3)适当类化

有三种情况:一是复习旧课的知识,以理解新课的同类知识,也就是将二者归为一类;二是将本课出现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种用法或相同的语法现象进行归类;三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现象,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3、精当教“文”,以点带面

白话文教学的深读阶段,教师们总是引导学生行走于具体的字里行间,让学生细细咬嚼和品味。体悟情感和意蕴,达到阅读理解的第二层次,这就是所谓的“咬文嚼字”。但由于文言文教“文”时间有限,深读不可能遍地开花,更由于文言文的思想内容距离现代生活较远,因而有别于白话文教学。基于此,文言文教“文”应该:

(1)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那些能够直切课文中心、主题的问题,或事关全局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和领悟,以收到以点带面之效。

钱梦龙教《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文”时,只提出了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愚公究竟笨不笨?”二是“课文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搬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看来,愚公终究还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两个问题各有侧重又密切相关。通过讨论,学生深刻领悟了课文的主题。

(2)联系当代生活

教“文”是,可以古今联系或对照,既可将从当代生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注入文言文,以加深理解和感悟;也可以从文言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获得对生活的新体验、新感悟。

(3)展开多元解读

文言文大多流传久远,其文本价值取向,与当代普世的价值观已经不尽相同。同时,由于语言简约,其文本价值往往隐藏很深。随着时间的迁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读者给文本注入了新的意义。正是由于历代读者的参与,作品的意义才不断地揭示,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产生新意。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多元解读往往十分必要。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宋定伯捉鬼》时,就不拘泥于“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创作本意,而引导学生对宋定伯和鬼各抒己见,辩证看待两个人物形象,获得小说主题的多元解读:从宋定伯身上学生认识到,机智勇敢不怕鬼,不信邪,就可以战胜妖魔鬼怪;但鬼也有好有坏,不能善恶不分,同样对待。从鬼的身上学生认识到,诚实善良固然可贵,但也要开动脑筋,要有火眼金睛,防止受骗上当。

4、尝试实践,学以致用

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养成,必须以文言知识为基础,但拥有知识不等于生成能力,因为知识转化成能力还需要以尝试性的实践为中介。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将知识运用于阅读实践的历练,是阅读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的最后环节,编写了这样的短文,让学生阅读理解,这是学用结合的典范。

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当然,要求所有教师都能编写如此出色的短文并不现实,但在信息社会,我们想找到与课文题材、语言或主题密切相关的材料应该不难。如窦桂梅老师在《宋定伯捉鬼》教学过程中就链接了这样的短文:

景城有姜三莽者,勇而戆。一日,闻人说宋定伯卖鬼得钱事,大喜曰:"吾今乃知鬼可缚。如每夜缚一鬼,唾使变羊,晓而牵卖于屠市,足供一日酒肉资矣。"于是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如是月余,无所得,乃止。

无论是自己编写还是选用短文,都包含着需要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常用词和句式,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发挥了桥梁作用。

下面,结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教学设计,简单说明文言文教学取向与教学策略的运用。

《学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批注、古今联系等方式,让学生疏通文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或工作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相机进行表达训练。

3、初步感知文言文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同学们,喜欢成语吗?绝大部分成语都来自于古代寓言、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或古人的名言、名句,也大多是从文言文中来。下面这些成语就是——诲人不倦、与时俱进、了若指掌(齐读)

谁知道“诲”、“俱”什么意思?(诲:教导;俱:一起)“了若指掌”通常也说——了如指掌,可见“若”是什么意思?(如)

这还有一个成语——唯利是图

“唯”是什么意思?(只,只是)

“利”是什么意思?(利益)

“图”是什么意思?(谋图、牟取)

“唯利是图”连起来说意思是什么?(谋图利益)

请大家注意:在现代汉语中,“利益”应该放在“谋图”哪个位置?是的,在“谋图”后边。但文言文通过“是”字,把它放在“谋图”前边。知道吗?这在文言文中常见,是一种固定的句式。类似的还有——惟命是从

一、教“弈”,解课题

(一)比较中说“弈”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成语——神采奕奕(课件出示),会读吗?

板书“奕”字,这是个形声字,“亦”是声旁,表示读音;“大”是形旁,表示意义。“奕奕”本来指高大的样子,现在主要指精神焕发的样子。

板书课题“学弈”:虽然它和“奕”很像,但它是一个生字。它的声旁依然是“亦”,但形旁不一样了。看看它的下半部分,和哪些字的下半部分相同?(弄、弃)“弄、弃”都表示动作,你猜“弈”表示什么?对了,也表示动作。能给“弈”组词吗?

生:对弈、博弈

师:从“对弈、博弈”中,你能猜出“弈”是什么意思吗?(下棋)

师:那么,“学弈”的意思呢?(学习下棋)

(二)温故中说解“弈秋”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小故事!就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谁学弈?跟谁学弈?怎样学弈?学弈结果如何?)

现在老师可以先回答大家一个问题——跟谁学弈?故事说的是向“弈秋”学弈。

板书:弈秋

师:这称呼听起来很特别,大家还记得“刷子李”这个人吗?(对应位置板书)

师:“刷子”表示他擅长用刷子刷墙,“李”表示他的姓。谁能根据“刷子李”猜出“弈秋”这个名字构成的意思?(一个名叫“秋”的人,擅长下棋,被人们成为“弈秋”。)

师:弈秋擅长下什么棋呢?(资料简单介绍弈秋)

要想了解更多问题,我们还是赶紧来读这个小故事吧!

二、多形式,读课文

(一)教师范读

师:请大家先听老师读,注意老师读的每个字音,注意老师的停顿和节奏。

(二)学生自读

1、出示要求:轻声读课文两遍。在难读的字和多音字上面注音,并多读几遍。

2、反馈

(1)出示会认字,找学生读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出现三次,它们都读什么呢?

课件出示: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为是其智弗若与

(了解读音后,找学生再读三句话)

(三)师生合作读

(课件出示划出停顿的全文,把句子用红蓝两种颜色区分)

师:老师读蓝色句子,你们读红色句子

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生:使弈秋/诲二人弈,

……

(然后缓过来,老师读红色句子,学生读蓝色句子)

三、做注释,梳理文意

(一)读、做注释

刚才,三个句子中的“为”都读二声,这是为什么呢?

1、现在就来对照课文注释,读懂词句的意思吧。(出示要求:轻声读;对照注释,做批注;在你认为应该注释的其它地方也做上注释。)

2、反馈点拨

除了课文已有注释,你在哪些地方还做了注释呢?(学生板书)

善:擅长,善于

使:让

至:到

……

3、了解“为”的意思

师生交流:第一个“为”和“以”连用,连起来是认为的意思。“为”无论单独表示“认为”,还是和“以”连在一起表示“认为”,都读二声;第二个“为”,就是认为的意思,所以也读二声;第三个“为”和“之”一起与“唯”组成固定格式。这个格式与“唯利是图”的格式是一样的,这里的“为”也读二声。

4、了解“之”的意思

课件出示语句,师生交流。

(二)串解文意

请学生上台接力讲故事。注意:课文一共使用了四个句号,一个问号,一共五句话,没人讲一句。

四、设情境,悟道理

(一)聆听孟子教诲

师: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简介孟子)现在我们就来聆听孟子的教诲。

播放朗读录音

(二)境中表达、悟理

1、创设情境

同学们,电视台要举办一个有关学习态度的访谈节目,节目组请来三位主人公(请三位同学上台,一个演弈秋,一个演专心致志者,一个演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者)

2、进行访谈

(1)问“弈秋”:请问弈秋先生,您是全国最会下围棋的人,为什么两位学生中会有一位学不好呢?(生答)

(2)问“专心致志者”:请问你的智力比你那位同学高吗?那为什么你比他学得好呢?

(3)问“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者”:你觉得你比你的同学智力差吗?为什么会不如他呢?

3、适当延伸

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形容“专心致志者”,的学习态度,你们会用哪个词?(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

小结:看来,学习的时候如果专心致志,就一定能学好。态度决定一切,看来此言不虚啊!

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形容“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者”,你们会用哪个词?(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不在焉……)

小结:看来,学习的时候如果三心二意,就是智力再好,也学不好啊!

(三)总结发言

请同学们为主持人写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

五、巧背诵,结全课

(一)师生合作背诵

同学们,学完课文,大家记住这个故事了吗?我们来合作,看能不能背下来:老师说一句白话文,同学们背一句文言文——

师: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

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二)学生独立背诵

先同桌互背,然后找学生展示。

(三)结课

同学们,故事已经牢记在我们心里,同样,故事的道理也应该牢记在我们心上,并努力落实在我们的学习实践中。

简单评析:

1、课前热身,激活学生语库,激活学生语言经验。如结合已有知识“刷子李”来理解“弈秋”的含义,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2、解题环节,花了一些时间教“弈”。这个字在小学阶段不要求会认、会写,但在本课中多次出现,深刻理解其义,对理解文本有重要意义。

3、学生缺乏文言文阅读语感,多种形式的读可以促进学生快速读通、读懂课文。

4、疏通文意,即教“言”是教学的基础,并在最后以接力讲故事的形式,相对活泼地引导学生明了全文意思。

5、故事的道理,即教“文”,如果用教师说教的方式灌输,往往低效甚至无效。这里创设情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