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如玉润,宁折不弯身,金妆素裹皆默默,挥洒光与温;焱焱朝天舞,寂寂掩泪痕,只待天明乘风去,星星知我心。”古代的诗人是这样描述和赞美蜡烛的。其实这种精神诠释的就是蜡烛之神—教师,这是一种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倾其所有、充满爱心的精神,是一种为了教育事业永不言累、永不言悔的精神,其实,这也正是师德之所在。
人人都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其实教育的每一件事都是从小事入手。我们就是用这绵绵春雨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温暖的阳光去普照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里装上春天,让他们的心里开出灿烂的花朵。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成长路上的一个迷茫期,这些迷茫充斥着他们稚嫩的心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成长的困惑。教师要关注这部分孩子,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成长的困惑期,这也契合了我校以“阳光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全新教学模式。
“阳光教育”理念即给予学生更多的阳光般温暖的关爱。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影响甚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爱学生呢?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爱优等生,还要爱中等生,更重要的是要爱那些差等生。那些差等生或是不愿受纪律的约束;或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不爱学习,成绩较差。他们经常受歧视、挨批评,压抑、自卑、逆反情绪越来越严重,逐渐变得冷酷、孤独。尽管有些差生妄自尊大、旁若无人,但他们内心是空虚的。这就要求教师把爱的种子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真诚炽热的爱去弥补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生活在教师的爱的海洋里,沐浴着爱的阳光。我深信,一个生活在阳光里的人,他的心里也装着阳光。青少年时期,学生自尊心较强,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重视维护学生的自尊,才能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爱中有严,这些正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爱的情感的信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和行为的具体体现。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尊重信任每位学生,一般不在集体中批评指责他们,而是用个别谈心的方法。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我总是和颜悦色,不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该生性格非常好动,在课堂中不仅自己不认真听课,还严重影响着周围的同学。在刚开始上课时,我都是严厉批评他的违纪行为,但是发现该生不但没有任何改正,反而在我的课堂上有了更多了逆反行为。于是我决定换种方法,通过爱心来教导他、帮助其改正不良行为。之后在课堂上对他的违纪行为我不再是厉声斥责,而是温和地讲道理,在课下我也利用一切机会和该生谈心,帮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慢慢地该生的违纪行为越来越少,听讲也越来越专心。
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有师生情谊,有了感情,才能有沟通思想的办法,有了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进到教书育人的责任。“阳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爱,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应该说,真正的教育就是一首爱的狂想曲。
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描述教师的一生,我认为形象而逼真。我们平凡的一生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爱浓缩了生命意义的崇高。教师的爱,是圣洁的无私的,真正的教师是纯粹的奉献者,因为我们把自己地青春、智慧、温柔、激情乃至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一切一切全盘托出,不为名利,不及报酬,微笑着送出了一代代争芳的桃李,又微笑着迎来了一株株待育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