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今年念小学三年级,每天放学回来她最不想做的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此我简直是伤透了脑筋。孩子一放学,她会嚷嚷着饿了,老母亲我自然是不能怠慢,先让她吃好喝足了,我说:“吃饱喝足了就赶紧地写作业哈!”孩子嗯嗯应着,慢悠悠地享受她的美食。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说你怎么还不去写作业啊?她说我得先消化一下啊!15分钟后,我说你消化好了吗?她说好是好了,但我的脑子有点儿晕,我还得再休息休息。我强忍着怒火,问她:“你得休息多久才不晕呐?”她说至少得要一个小时头才不会晕了,我双眼喷火,怒目而瞪,她马上知趣的说“行行行,只要半个小时好吧?如果你不给我半个小时时间,我一定会晕的非常厉害的!”好吧,我做出让步了,我狠狠瞪她一眼:“我先做饭,半小时后如果我还没有看到你开始写作业,你会知道后果的!”半小时后,我从厨房探出头,提醒她时间到了,于是她万般无奈地走向书桌。又过了半小时了,我来到孩子身边,发现她摊开的作业本上一片空白,她依然一个字都没有写。看着她发呆的表情,我的怒火腾地上来了,接下来,要么就是一顿家法伺候,要么就是河东狮吼到家具都一片震颤!因为孩子严重的拖延症,所以这样的剧情每天都会上演,而现在的我几乎每天都处在焦躁崩溃的边缘。
我向我的做心理咨询师的好朋友倾述了我焦躁烦闷的经历,她非常职业化地看着我,然后她认真地说:“我觉得你应该先要改变一下你自己的心理,这样你才能改变你的娃!”“为什么?为什么是我要先改变我自己?明明有拖延症的是我的娃!”我大叫起来,看着我气愤的表情,她优雅地递给我一本《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再挥一挥手说“去吧,好好地去学习,然后再回来感谢我!”
带着疑惑的心情我翻开了书,我想这么专业的书我能看懂吗?“改变建立在允许不改变的基础上”,当这行字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我呆住了,怎么改变还能建立在允许不改变的基础上呢?我迫切地开始了阅读。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的作者是加拿大心理学博士莫妮卡·布里永,近四十年来,莫妮卡博士一直为儿童和成人进行心理治疗,并致力于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界定心理治疗中推动改变进程的各个维度和因素,是莫妮卡博士从业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是什么让来访者在心理治疗中发生改变?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为何每周定时与心理咨询师访谈,就会使人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改善人际关系,从痛不欲生的抑郁中走出来,不再焦虑,用更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方法与向好友倾诉有何不同?
为了更全面的认识心理治疗中发生的改变,心理学博士布妮卡.布里永根据40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在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领域前沿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深刻地回答了“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个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她不仅以中立的角度介绍了不同流派和技术,更分析了来访者的感受跟改变,探讨了咨询过程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同时也展示了心理咨询的工作性质以及来访者心理干预措施的目的和效果。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正在经受痛苦想要寻求帮助的人,都可以从莫妮卡的《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中获得启发。
这本书多次强调,改变不是单方面的输出,比起我们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对方接收到了什么。想要改变,不存在绝对的好方法,只有对“这个”来访者受用的理论,或者对“那个”来访者值得一试的操作。而心理治疗师需要时刻与来访者的反应保持同频。这本书告诫我们,不要责怪他们“为什么不改变”。如果我们的工作没有效果,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检视治疗关系,梳理来访者的期待和动机,调整工作方式,切换理论模型,或者干脆转介给更适合与之合作的同事。最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也未必适用于所有人。
作者莫妮卡提出“改变建立在允许不改变的基础上”,她认为这是一个反常识的结论。来访者在加入一场治疗时,往往是既想改变,又想维持原状。他向你发出改变他的邀请,同时他也希望听到你说:“你有权利像现在这样活着,这就是你。”不要替他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说:“你就要改!”那并不能代表全部的他。
“改变”和“不改变”都是来访者的一部分,需要他达成两部分的和解,而不是服务一半,却否定另一半。莫妮卡把这种理念叫作:用允许来访者不变的方式,促成他的改变。最关键的一步,在这本书中也有强调,那就是把变和不变都看成来访者的自由选择。他可以变,也可以不变。——他有选择权。
一旦把改变看成自由意志的显现,很多僵局就可以迎刃而解。
把主动权交还给来访者,就接纳了他的不变。不要把“维持现状”看成某种无能或失败。它并非出于不能或不敢,只是当事人选择不变。选择一种状态一定是因为它有价值,或许是某种不易察觉的功能。抑郁的人什么都不想做,是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休息;焦虑是为了把控细节,达成更好的表现;不爱学习的孩子是为了把时间、精力放到更感兴趣的地方。
莫妮卡曾经有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在家啃老的年轻人。所有人都在催他出门工作,自食其力,但他就是不动。莫妮卡在咨询结束时对这个年轻人说:“你用这种方式证明你的力量,你有勇气对抗别人的偏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在家呆着。你可以一直这样做,等将来想做别的事情,你也会用同样的力量让他实现。”这个年轻人有点愕然,大概是从来没想到还会有人允许他这样。咨询之后,他似乎没什么变化,在家又待了半年。半年之后,他开始找工作了。
莫妮卡以幽默的口吻说她要告诉我们一个终极秘密:改变是要一点一点来的,走得越慢,到得反而越快。很多改变甚至是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开始的改变,普普通通,看上去就和没变一样。当父母努力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时,他们看到的是孩子敷衍、潦草的完成了今天的作业,同时还写错了一大半。这算什么?什么都不算,仍然和以前一样糟糕。一旦父母这样想,就会冷淡地撇撇嘴:“你看你,还是不爱学习”——他们认证了这次失败,一切还是老样子。只有特别不抱期待的人才会注意到,孩子以前的作业都写不完,这一次居然写完了。那么,他就会问出那个关键问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掩卷长思,是啊,书中的这个父母不就是自己真实的写照吗?回忆一幕幕的闪过:当孩子开心地告诉我说:“妈妈,我今天举手回答数学老师的提问了!”我却说:“是吗?那回答正确了吗?肯定回答错误了吧!”“是的,妈妈,我是回答错误了,你怎么知道的呀?”“因为你的数学成绩那么差,肯定是会回答错误的呀!”我没有注意到,孩子陷入了沉默。有次孩子到奶奶家小住,第二天回来开心地告诉我:“妈妈,昨天我自己写完了作业哦!”我不假思索地说:“不会吧,肯定是你奶奶帮你写完的吧!你这么拖沓,妈妈还会不了解你吗!”我还是没有注意到,孩子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孩子在以她自己的方式在改变,而我却总也看不到她的改变,不断的否定她,甚至于是打击她。当她没有改变,或是看上去没有改变的时候,我却又心急火燎的不断的催促她,驱赶她,因为心里太着急了,所以又错过了她那细微的、些许的、一点点的小变化。
——“一开始的改变,普普通通,看上去就和没变一样”。
莫妮卡说:看上去没变,但酝酿着变的种子。
也许从今天开始,我不应该再责怪孩子“为什么不改变”。因为既然我的管教方法没有效果,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我自己,我要重新检视我和孩子的关系,梳理我的期待和动机,然后调整我的管教方式,切换理论模型,或者干脆转介给“更适合与之合作的同事”——娃她爸!因为,“最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也未必适用于所有人”。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