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辛丑年十月十五日。立冬已过,大后天就是小雪节气。白天依然20℃,夜里只略觉秋凉。
晚饭照例与梅对酌,微醺后照例去白石河畔走走。大狗已丢,两条小狗不习惯外出同行,只剩下我们两人。
出门时街道已光怪陆离。我们步出街巷,转入大桥下,过几十米水泥路就到了河畔。
满月当空,深邃的天空像大海般浩渺。乳白色的月光倾泻而下,所谓“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潭面无风镜未磨”,河面水平如镜,映射着皎洁的清辉,清澈舒缓、温柔恬静。堤上建有一条平坦的柏油路,对岸黑黝黝的倒影,蜿蜒地向前,依稀轮廓在不远处消融。右边银纱笼罩,藕塘迷失在苍茫之中。遥想938年前的月夜,“闲人”苏东坡在承天寺庭院里,所见“积水空明”,是否也如当下的空蒙?
周边,清冷寂静,只有我们并肩漫步,两个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这天地都是我们的”,我说。秋虫冬眠了,青蛙也在酣睡。河中小鱼耐不住如此清静,时而跃出又跌入水中,发出“扑棱扑棱”声。远处的路上车辆轰隆,耳畔隐约传来街市的喧闹和三两声犬吠,我努力寻找着“蝉噪林静,鸟鸣山幽”的意境。
堤下花草不似前月繁茂,星星点点的野菊花,却傲然地挺立,香气幽淡,沁人心脾。“一枝黄花”一簇簇,在这季节算是一枝独秀。
我和梅说着白天走访贫困户的人和事。一个老五保和一个老年妇女在一起过日子,据说老妇子女不太孝顺。两人经常共骑着一辆三轮车跑来跑去,种着一点菜地,养着几只鸡鸭。今年老五保各项补助有1万3千元,每次走访,炖锅里都在“咕噜咕咕噜”冒着肉的香气。还有一对孤儿鳏父一年低保近万元,儿子在大学每年花费2万元,其中助学金4000元。鳏父种了十亩田,但主要在镇上打工。
梅满心欢喜跟我说,明天侄女对象家请吃饭,就算订婚了,有了归宿。又说起明珠,在大都市飘着,追逐她自己的梦。“怎么就不找对象呢?”梅深深叹息。“算啦,儿孙自有儿孙福。女儿长大了,成长是我们不能代替的,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说。
回来的路上,碰到一对情侣一前一后,都是老街坊,那二位还有点不好意思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情怀,在物质保障的基础上,社会越来越文明和谐,这就是普世的“共同富裕”吧,我在心里默默的念着。
11月19日记,27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