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几篇文章,我们了解了躯干以及体态的关系,人是一个整体,躯干的塌陷会导致下肢排列的连锁反应,同样,下肢的排列也影响着躯干的形态。
你是否经常对自己的腿型感到困扰?下肢的排列问题与躯干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几乎很少关注自己在站姿中下肢排列的情况,直到开始出现诸如“拇外翻”、“骨刺”或各种疼痛,所以,自然地站立在舒适的位置上,观察自己的下肢排列。
自测:自然站立,眼睛看向前方
1、自然站立位置,看下脚在自然状态下分开多少?(与躯干的内脏张力有关)
2、自然站立情况下脚趾的朝向?(下肢力的传递有关)
3、站立时脚掌内外侧的压力分布,是否足内侧有塌陷?
注意:觉察身体是改变的第一步。
下肢的积木排列(图1,图2)
之前的文章说过:人体如同积木排列,长期在一个姿势里面,由于异常的张力,人体的排列也会发生偏移(不再垂直于地面),时间的拉扯和重力导致了偏移,挤压和磨损。
常见的问题有:
腿型问题(X或O型腿),膝超伸(图2),拇外翻(图3),骨刺,足弓(图4)塌陷等等。
下肢排列与躯干和内脏的关系:
如果将人的一双腿比作筷子,骨盆比作碗,骨盆的内脏以及躯干的位置必然会影响下肢的排列,力会在不同的角度发生偏移,如膝超伸(矢状面),X/O型腿(额状面),最终不同角度的排列形成了下肢的站立。
举例来说(图5),对比瑜伽体式“山式”中下肢的位置,左侧的下肢由于髂骨的旋前,股骨和胫骨向内旋转,膝盖内扣,在矢状面上形成膝超伸,髌骨受到更多的挤压摩擦,脚踝长期在外翻的位置,受到重力的影响,足弓(图4)逐渐塌陷,由于力线的改变,脚趾向外,大拇指外侧承受更多的压力,足够的时间就会发生变形--拇外翻(图3)。
如何改变下肢的排列,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说,需要向上的力把人拉回直立(图6),下面一篇会更新通过瑜伽体式的练习来调整躯干和下肢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