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夜班,家里没大米了,又恰好是到了午餐时间。驱车来到永旺点了一碗海鲜疙瘩汤。吃着,忽然就想,吃了这么多年饭了,究竟是到点吃更重要呢?还是饿了吃才对呢?发现竟然更多时候都是前者。到了用餐时间就去吃,根本没有去感受是否真的存在饥饿感,即使没有饥饿感还用吃嘛?我的答案是用!不饿不吃仿佛就哪里不对劲了。哪里不对劲也不知道。就感觉心里不踏实,哪怕少吃点,往桌子那儿一坐,就感觉仿佛吃饭这个仪式完成了。这是老师说的未完成事件吗?
还有一种感觉就是习惯成自然,习惯已经成了设定好的程序,它是不大管你突发事件或者临时出现的情况的,它只管完成它的程序,当破坏这个程序时,那个情绪的不安就会冒出来,这种不好的情绪感受或许按照惯性会不自觉地想逃脱,这样就有自然而然地回归到了原来的习惯当中。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改变一个人很难,其实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那会触发他的情绪和痛苦。
情绪本是能量,没有好坏之分,要来便来,要走便走,这句话我是奉为真理的。可是又有多大的定力可以在情绪的风暴中稳守在静止的中心如是观呢?难亦不是不可为,我愿意做这样的观者。
如果我们拥抱了我们被触发的情绪又会发生什么呢?情绪是不是也是一种习惯的产物呢?比如某情某景更容易触发某种情绪,这看似也像是一个程序。那么这个情绪的存在是为了喂养谁呢?喂养信念,喂养信以为真的信念!正是各种深以为然的真假好坏对错信念成为了程序里的大Bug!似乎突然理解了对受害上瘾这句话,如果当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够好,被匮乏,恐惧,受害,罪恶充斥时,它势必要极力表现自己,表现方式正是通过后天成长过程中不断建立的信念系统刷出的存在感。路途遥远,为了从见不得人的黑暗里寻求到一点体面,真是七十二变已不止。它骗的主人信了情绪,信了痛苦,信了命运的不公!
哈哈,严重跑题了!我想说的是,以后吃饭要连接自己的感觉,不活在程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