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来简书发文章了...人少...人也不能算少,知乎人很多,但也是石沉大海的感觉,那边问题回答还好一些,多少能收到些喜欢,写文章几乎没人看,那边能看到许多在简书或者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事...,叹一句人生百态。
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有社区性质的平台...
这是个分享原标题太长了,那天在作者群里看到这本《短篇小说写作指南》很有兴趣,这是全美38位作家,编辑的创意写作课,不得不说某些领域从事了几十年的人身有许多可取之处,下面这段话我很想分享一下,因为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东西,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有趣的词:气质。
原文标题:作家是天生的还是养成的?
威廉 ·皮登
我认识或听说过的作家之中,每一个都会对米切纳先生的这种坚韧性感同身受。(他为了写《夏威夷》进行了长达数年艰辛而谨慎的研究才开始动笔,而在那之后,他每天早上七点半会开始写作,一直到晚上一点甚至是一点半左右,如此坚持了十五个月,包括周六,周日和所有假期。)
写作,写作,再写作,别无他法。
无论是从午夜写到凌晨三点,或是从黎明写到日上三竿;也无论写作环境是保龄球馆楼上的一间陋室,或是带有空调的书房,甚至是在浴缸里;无论用的是一支三美分的铅笔,还是一台五百美元的打字机。绝大多数专业作家都会认同,成所有专业领域之中,写作恐怕是最不受人理解的,同时也对一个人每天的情感投入和精力消耗要求最高----姑且不论报酬也是最低的。
另一方面,巨大的努力与强烈的欲望通常是不够的。一个必须要有相当的天赋才能写作。仅从这个角度而言,写作者确实是天生的成分更大一些。一个人立志写作,却才气平平,又不肯听众劝说将精力和才能投入到其他领域,放弃对想象力甚高的写作行当,没有比这更令人惋惜的事了。我认识一些头脑聪慧,目光敏锐的人,他们梦想着成为短篇小说作者,长篇小说作者,诗人或者是剧作家,而且非常勤奋,全神贯注,但除非了一些流于表面的成功,他们一无所获。他们所缺乏的,正是将一个少年与成人所区分开来的那种无法言说的微妙所持。
然而他们仍然一根筋地不肯放下执念。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非要从事自己完全不适合的工作,最终毁掉了自己的生活。我看到过夫妻反目,家道败落,子女失教,身体状况和情感状况双又受到侵蚀,都是因为那些受到误导的男男女女在火烧眉毛时仍然坚持“写作为上”。他们都坚信自己只是怀才不遇,没有什么可以挡住他们迈向成功的脚步。不幸的是,这种蛮力并不能确保每一个人获得哪怕一丁点的成功,令人不快的事实也依然成立,那就是所谓的“朽木不可雕也”。一个写作者如果并不具备悟性,天资,才华---反正你爱怎么叫都行---光是凭着努力,自律,牺牲和钻研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才华,任何努力都只是竹篮打水。没有天分,一个人最好把写作当成一种惬意的,轻松的爱好,就像收集秋天的落叶,饲养海马;或者干脆,他就应该完全放弃写作,转身投身完全不同的领域。
写作者是天生的还是养成的?总结起来,似乎一个人能否在文学上名留青史,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天生的才能,其次是通过竭诚努力将这种天赋运用发挥到极致的需求(“意愿”这个词不足以强调其重要性)。这个世界上所有未显峥嵘的天才,除非下定决心付出艰苦的努力,否则他们的天才无论是对于自身还是对于所处的社会都没有半点价值。
我也一直认为写是什么人都能写的,毕竟九年义务的基础在那,但写作和小说这些事如果只是兴趣无妨,但想要职业的话并非是什么人都适合的。
不止是写作,在这个社会上人总归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混得飞起...
如果古代有人天生神力却立志要拿起绣花针要世间最好裁缝,那他或许可能用多少年做到吧,但他如果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绝对是一员无双猛将,封王拜相不是问题。
气质这个词用得很妙,或许人与人之间就是差了那点气质,才会有那样的差距吧。
最近结合到以前想到三级制,如果把现在社会上的写作人分为三级,写手,网络作家,作家的话,大多数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都停留在写手这个领域,极少数能说一声网络作家,至于作家...算了吧
这本书一些细节可以感受出来,国外的创作氛围和国外是两回事,国外的作家和国内是不一样的,不止是创作环境,社会等问题,还有很多东西限制了优秀作家的诞生,这也是国外能诞生众多畅销全球的作品的原因吧,我们想要出现堪比西方魔幻三巨头的著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