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八月底,几乎各大中小学都开学了,把整个假期游荡在各个角落里的孩子,都收进了学校这个宝葫芦。经过不断地施加魔法,使孩子们慢慢变得不同。
父母,也是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必须得更加象个父母。正襟端坐在父母的身份里,做着恰当的事。而如今,对于教育的关注,使一个成年人的身份,正逐渐地被模糊化,被身为父母的这个身份逐渐清晰起来,直到每一个人都无法视而不见。这,几乎成了成年人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个身份。
上周,跟一位朋友约着谈些事情,正事说完。她突然说了一个电视剧《小欢喜》,问我有没有看过。我说没有,大概是看着我的一脸茫然,她很不甘心,自动自愿自发地给我恶补了一部分剧情。看着她推荐得眉飞色舞,使我瞬间恍忽:莫非,在我们的日子里,真的需要一部《小欢喜》?
到这一刻为止,我依然没有看过这部剧。无论这几天关于它的文章是如何在我眼前乱飞,毕竟,网络无孔不入的世界,有些人有些事就是能火得一踏糊涂。比如,小欢喜。
恰好,我看到了韩林老师的文章《小欢喜》:人到中年,算个屁!说实话,除了这个“屁”字有些扎眼外,文章真的值得一看。有感悟,有深度,有思索,有出路。
为了看懂这篇文章,我临时百度了谁叫岳不群,谁叫令狐冲。
长长的百度百科后,得出一个结论,令狐冲——好人。岳不群——坏蛋。
也就是说,每一个在青春飞扬的日子里所发下的誓言,都是关于一个好人的英雄梦。最后,不经意滑落成坏蛋,竟有些迫不得已。
也许,这就是俗话说的,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这所有中年人的纠结与无奈,被一个身份牵起,一位学龄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学龄,这里指的是小学以后,大学以前。也就是小学、中学,十二年。
花了几分钟的时间,把小欢喜的整个故事掠了一遍。这只是由一个以考大学为目的地的家庭主题,所引发的关于成年人世界里的生命课题。
当下的教育多少有些分裂。不象之前的教育,整个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培养社会的有用的人才,培养一块“砖”。然而现在不同了,父母要培养孩子出人头地,孩子要有一个好未来,学校要的是升学率。
就从这三方紧密合作的者来说,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方的目标都要通过孩子来实现,然而并不管这个承载几方梦想的主角,本身感受几何。
剧中的父母,人至中年。他们分别经历了人生中的各种考验,金钱,疾病,健康,感情,事业,梦想、、、等等。好象一生中所有的重大事件,都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出现,而且放大了。
高考,这个上学的显性终极目标,是引发这些生命课题的导火索。其实,有没有高考,这些东西都依然存在着。只不过,高考当前,其他的如果不是紧急情况,都可以淡化或忽略。
我记得,在上一期的漫林有约里,曾经说过,关于青春期的孩子,要有一个重要的课,就是生命学。这门学科,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在未来的人生里,将会遇到的重大的生命课题,以及基本的应对态度和需要准备的能力。
非常遗憾,如今身在父母之位上的中年人,很少有人在未成年的时候,有人会有意识地给我们上上这一课。所以,关于生命之初落下的功课,在漫长的人生里,会一点一滴地补回来,以猝不及防的方式。
韩林老师的文章里,说到两位60后的兄长,问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里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他们回答:一,没文化;二,没有高人指点;
文化,在这里可以狭隘地理解为知识或者代表知识的文凭。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代表着一种能力。而高人,可以称之为生命导师,哪怕是缩水版的生命导师,都强过无。
这里的生命导师,指的不是站在讲台上告诉你应当如何如何,夸夸其谈的讲师,装满了纵贯古今的大道理。而是,象教练一样,在自己每一个重要的生命节点,能够站在自己身边,或者是远远观望,看着你越过激流险滩的人。
他不会告诉你应当怎么样,而是会说当下怎么办。重要时刻,勿需言语,会拉你一把,避免你掉进可能的泥沼里。
这样的生命导师,或许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期待的吧。
当然,每一个人的亲密关系里,都需要一个重要的人,伴侣。
在一个家庭里,伴侣,是我们与这世界各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它可以包括所有。
之前听到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修行在婚姻。从这个角度来讲,身为一个出家人,远比一个勇于走进婚姻的人,要容易得多。出家,是清修,红尘,是实修。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大概也是类似的道理。
看到一个片断剧情:一位女主角,被自己的上司骚扰,她对自己的丈夫说,我想辞职,可以吗?她的丈夫抱着她说:可以的可以的可以的。没有问为什么,没有问怎么啦?只有接纳和支持,无条件的。在他们家的经济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刻,对于这样的变故,只说可以。
伴侣关系中,某中一部分,就是在修复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无条件的接纳,是孩子对于父母安全感建立的前提。如果,在亲子关系中,欠下的功课,TA都要在未来的婚姻中去找取。
这,或许就是生命学科的意义。也是,最好的教育,是家庭幸福的核心秘密。
有一个观点: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孩子的妈妈。
或许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够象当下一样,爸爸在参与孩子教育这件事情上,被如此热情高涨地呼唤着。也许,这只是当下,每一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少,这种参与有了可行性。
有人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其实,在哪一个时代,真正拼的都不是孩子的爹,包括现在。假如,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每一个家庭,一位父亲有多到自己都记不住孩子名字的时候,如何去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太难了。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从古至今,有几个摇摇篮的爹?这是象珍稀动物一般的存在。
当然,无意于吐槽。人类的进化,关于男女的社会角色有着明确的分工。简而化之,男主外,女主内。外,可以指世界,攻城掠地,遮风蔽雨。内,可以指家道传承,后方稳定。
当然,近几十年以来,所谓女性地位的提高,逐步走出家门,来到广阔的天地中。后来,会发现,这根本不是换工种,而是加量不加价,女性在提高社会地位的舆论中,有了更多的负重。
所以,当代女性多焦虑。原因就是,不“安”,这份不安,来自于自我身份的不确定。
当婚姻,生育,教育,这一件件越来越大的事情来到生命中,关于自我的需求,也在逐步地清晰。任何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都来自于一份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简而言之,可以称之为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
父母恩爱,一个优秀的孩子,只是这份和谐关系的副产品。
人至中年,所有该遇到的生命课题,会一个不落地来。经历所有的风雨中,孩子成长,可以是最为云淡风轻的一个。因为化解的方式无比简单,孩子的妈妈每一次关于孩子教育的诉求,只是因为爱。
关于这个部分的总结,关于孩子的一切问题,放心地交给孩子的妈妈,她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只是,孩子的爸爸,如果精力有限,那就爱你孩子的妈妈。足够了。
有这份牢不可破的关系,关于生命中所出现 的一切问题,就只是问题。遇到了,想办法解决就好,至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如果,如此。关于生命的一切圆满与美好,我们普通而平凡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
这,也许就是我们需要的小欢喜。
不,是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