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一个丈夫正在花圃里教小孩修剪花圃里面的鲜花,妻子突然叫了一声,他回过头来看看妻子,跟妻子聊天,一时之间忽略了身边的小孩,没有了爸爸的监督,小孩一下子把花圃里的鲜花修剪得七零八落的,残枝败叶散了一地。丈夫看见了刚刚发生的一幕,顿时火冒三丈。这些被剪坏的鲜花,都是他平时在邻居面前引以为荣的小玩意,大家都会夸他花圃修剪的整齐有序,花圃打理的井井有条。他扯开嗓门对着可怜的儿子嘶吼,斥责他为何这么不长脑子做事。妻子看到了感觉跑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请记住,我们养育的是儿子,而不是鲜花。”
这个故事很深刻,也很有启发性。我们很多父母都希望养出一个坚强、勇敢、有思想有能力的孩子,却很少能够做到在育儿的过程中控制自己情绪上的焦虑、愤怒,而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我们自身童年的经历以及早期的创伤,无论大小,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
事实也确实如此。
有一天晚上,我跟孩子在房间里玩耍,小孩爸爸进来了,跟我说起一些事情,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突然先生聊起哪个话题,我是记得不太清楚了,总之是一言不合,随手拿起个东西一扔叫他闪开,结果后续发展出乎我们俩意料之外。儿子也跟着我拿起遥控玩具各种扔向爸爸,一边扔一边哈哈笑,我吼他一声,不要把东西都摔破了,他整个人吓了一跳。先生说肯定是我平时的不好情绪影响到孩子,现在孩子是有样学样了。我当时就想有这种可能,现在看来,还真是我们大人自控力差,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情绪,让坏情绪影响到我们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结,不能建立情绪调整的榜样,供孩子观察学习。
由于注意到自己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后来我遇到自己容易感到愤怒的事情,我做出了以下三点:
1、打骂之前,先冷静平和。
我自认为是比较容易触发愤怒情绪的人,一言不合脾气马上就上来了,虽然感到很困扰,但是控制不住,常常发完脾气又后悔自己太过分了。小孩顽皮,中国式育儿导致全职妈妈是一个很累人的角色,所以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很多不良的情绪。以前小孩不听话,我都是一顿嘶吼的,不但没效果,反而愈演愈烈,更加心力交瘁。现在小孩捣乱,我尽量避免自己一开口就嘶吼,尝试平和的交谈,实际上孩子听不听得懂我不清楚,但是效果还是有一点。首先因为语调平和了,自己感觉就没那么生气了,愤怒少了,孩子也是能够从你身上感受得出来的,他立马就笑起来了,不再这个样式捣乱了,但是还是换着花样捣乱,但至少你没有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伤痕。
2、转移注意力。
小孩爱哭闹,换谁也受不了。以前我的做法就是,爱哭爱闹等你哭到不想哭了自己停下来,哭着哭着睡着了。现在想想,他的心里该多伤心啊,想向父母索取的安慰没有,而父母是他唯一的依靠。小孩爱哭闹爱捣乱,特别是学爬学走的阶段,破坏性极强,家里什么东西,够得着够不着的都是一顿摔。家长们心疼物品,摔了就打,这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却忽略了打孩子骂孩子并没有改变东西被摔坏这个结果。相反,心平气和的教育,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把心态调整放宽,提醒自己他的行为很小孩子气,因为他就是一个孩子,他还不懂怎么控制自己情绪,不懂怎么找到情绪的出口,牙牙学语阶段,摔、打、哭、闹也是他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
3、找到你情绪的入口,按下你内心故事的重播键。
或者你或多或少的注意到了,你孩子现在每一个可以触碰到你情绪开关的行为,都是与你同你经历或者早期的创伤有关。也许你父母小时候就是这样教育你对待你的,你摔坏东西了,父母挥手就一顿狠打;爱哭撒泼,父母不闻不问的置之不理,哭到睡着;童年家人一言不合就吵架摔东西......
对于你的童年,你是无法改变的你能做的是,内心装着回忆前行,换个角度考虑,童年的所有痛苦,父母的所有责骂拷打,都是出于爱。爱要延续,换个角度换个方式,用更平和的方式去养育你的孩子,去渡自己童年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