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6日,春末夏初,很多花开到荼蘼,人世就好像经历了一场绚烂的爱情,有些怅惘与失落然后走向成熟。夏木渐次生机浓郁,阴晴交替,风雨雷电,一日日逐渐增长,开始堆积能形成果实的力量。
陈丹青等人再次围坐在木心周围,听他讲述《象征主义》。大家想听尼采,于是在讲述象征主义之前,木心先讲述了一段尼采,木心的讲述非常简概。如果不请教度娘,不会读懂。那时候互联网不很发达,陈丹青他们如何消化里面的内容?
我打开书,就像坐在木心周围的人中间。四周安静。
(以下内容来自度娘)尼采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1844年出生,5岁时,父亲和弟弟先后去世,尼采过早的感受到了死亡的无常。性格抑郁内倾。
1865年,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每日凌晨2点上床,6时起床,沉浸在这本书中,心中充满神经质的激动。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正孤立无助地经历着某些痛苦的体验,几乎濒于绝望,而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
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悲剧的诞生》。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而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便是: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司汤达曾发出忠告:我一来到世上,就是战斗。”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尼采的一句名言“一声断喝——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无情无畏的批判。基督教伦理约束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要使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
我又读了一些东西,咀嚼起来如一块老肉,对我来说哲学的大门很沉重。这几天,我也看过一篇文章说要在写的事情里发现人性。我总以自己的感受作为理解这个世界的角度——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真相?
还没开始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的鼻祖,搜索他的两首诗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