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2、孔子的历史遗产

孔子建立儒家,有了两大历史遗产:

一就是“学以致用、选贤任能,体制内晋升” 的政治路线总纲。兴私学,强调有教无类,开创人人可学,人人可成有用之人的伟大时代;学而第一,强调政治治理人才,客观能力成为重要的标准,能力就成为实现自强的核心要素之一;强调以仁为本,仁义为先,则价值观上规范了贤者向善的硬性要求。因此选贤任能就是自强向善在选拔政治精英,政治实践中的重要的规范性要素。而尚礼,则强调了儒家政治路线的‘体制内’晋升的总基调。

二就是开创性的将“德”的概念范畴从既有的实践结果,扩展到实践过程领域。

这个结果是通过对极大拔高仁义的重要性地位来实现的。

我们在前面章节讨论过华夏法统传承从黄帝开始,重功业。有重大历史功绩才能被后人大力祭祀。所以笔者认为“利万民大功业即为德”,而进入夏商周这个父系血缘继承王朝时代后,大批王者是没有巨大功业在身的,那么他们就是“无德之君(以‘利万民大功业即为德’这个概念为标准)”。那么这些“无德之君”的王位合法性在哪里?

道家在老子时期对此基本避而不谈。诸侯无为,天下清净,自然有德。这跟“老子英雄儿好汉,大家不必再争”没什么本质区别,也就阴阳家创新理论,把王朝开国高祖的功绩打包,作为子孙后代可以继承的东西,只不过这个东西有损耗,损害过甚就是亡国的开始而已。

而儒家则是孔子极大提高并崇尚仁义的地位来解答这个问题。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将仁的地位放到圣人一样的地位可见:为了强化仁的地位,孔子多角度阐释了仁的重要性。例如:“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强调仁对百姓的重要性超过水火。又如“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在志士仁人这个君子的角度,仁的重要性更高于自己的生命。

针对不同人的品行,仁在具体的关系中的显现状态是不同的,比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而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我们看《论语》,孔子针对不同人的品行,谈仁在他们身上如何显现时,有不同的答案。这种局面,让很多后人理解仁的概念时很困惑。困惑来源于笔者一直在本书强调的整体论世界观的华夏文明特色。

我们的文明是整体论世界观,事物是以“关系”的形态展现在观察者眼中。因此我们所见的传统文明下的重要概念都是对“关系状态”的描述。

华夏辩证法的重要特色,就是和合共存 ,关系永恒,则“共存”是事物不变之道。因此人面对“关系”的实践之法,以选择“关系”的“和合”状态为始终任务。因此,以“仁”的概念而言,就是谈“人-人”关系实现最优的和合共存的基本状态。简略而已,华夏文明的大量传统概念是关系状态的描述。在孔子这里,仁是圣人才能以生活常态而普遍存在的状态。而对一般人(无法成圣的人),消除自身那些损害“和合共存”状态的不良状态,就能在具体问题上实现一定仁的关系状态。因此颜渊能做到克己复礼(克制自己欲望与行为,使自己言行更有规矩),就能使其在(颜渊-他人)的具体关系中实现更优的“和合共存”状态;而樊迟则需要更多爱人,才能在(樊迟-他人)关系中得到“仁”这种最佳的关系状态。至于司马牛,则需要谨言慎行才能使(司马牛—他人)的关系更佳...

孔子通过不同实例的具体操作,来描述仁这种人类应该追求的最佳关系状态有多重要,同时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在具体个体身上实现,来说明仁不仅仅是理念,而是每个人可以实现的自身状态。因此,仁即是向善的价值观范畴的概念,也是自强所因主抓的范畴之一。

因此,以华夏传统概念是对关系状态的描述的逻辑判定,我们可以对以下一系列概念进行描述:

圣就是能对自身所在几乎所有具体关系中实现仁的状态,他们甚至超越(人-人)关系,而在(人-自然)关系中(自身所在所有关系中)呈现和合共存状态的人。

而贤则是在所有的(人-人)关系中,能大部分实现和合共存最优状态(仁)的人。他们在很多关系中实现了仁的状态,所以可以成为一般人实践的标杆“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而君子,则是一般人,其所处(人-人)关系中存在大量不和谐状态,但是这批人能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修正自身不足所在,调整自身所在关系的状态,从而努力追求自身能在最多关系中处于仁的最优状态中的一批人。(有志成仁,行而尚未达之人)

仁就是(人-人)关系中,和合共存最优效果的状态描述(一种终极目标状态,具体到个人,是每个人的实际抓手和重点是根据实际而行)

义则是,君子在具体关系处于相互冲突对立的状态时的应对之法。“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在于他人关系对立冲突时,君子以仁的目标性规范自己的行为,利关系整体(利众)而非利己。)

忠、信,在具体的利益冲突关系中自我显现出忠、信的品质,就是实现义状态的重要方式“子曰:主忠信,涉义,崇德也”

孝、慈,慈孝是(父-子)关系最佳状态,所谓父慈子孝。能做到慈孝,则能在其他关系中实现忠。“孝慈则忠”

刚毅木讷:君子在关系中保持自身具有如下品行,就能使关系大概率实现仁的结果: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勇:君子为求仁必须要有勇(勇只是仁实现的必要条件)。超越自我更需要勇气。“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礼:狭义指体制制度。但是儒家这里泛指一种规范自己行为的规则制度,你可以不需要知道如何做可以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使自身所在关系最佳。甚至不需要你主动追求仁,而只需要依据这个规则而行,就能达成关系更加和谐的状态。(君子是有主动意愿求仁得仁的人,而那些非君子们,依礼而行就够了。这里,从仁到礼,呈现一种重要性依次向下的关系结构。对不同的人,要求的标准逐渐降低,到礼这个层次,直接一副“我也不要求你多高品行修养理想,你照做就够了”的态度。所以我们对照看老子所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就是对孔子对礼的概念及重要性定位的认同,但是对这种态度的一种批判。)

利:小人在具体关系处于相互冲突对立的状态时的应对之法。(不追求关系和谐共存,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所得,哪怕关系更加恶化也无所谓。对利的追求。关系中利己。)

小人:以利为自身行为最高标准的人,无视关系是否和谐。或者说关系状态好坏的重要性是低于利己(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当关系处于对立状态,选择利己优先于利关系整体。

我们看到孔子对社会上普遍共识一系列概念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序。这或许来源于《易经》对各卦吉凶断言显示的结果状态(象)排序的启发。孔子构建的这个概念优先性结构是得到了老子道家的认同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这个结构或许是老子听到孔子尚仁义,在对其批判过程中,对相关概念重要性进行了排序阐述,这被孔子接受(此处未谈道德两个概念,因为道德概念是老子主要强调的。德原为功业,道为天道,都是涉及王者的,老子谈道德,就是从周王立场,谈天命所归的正统性。而孔子的立场为中下层,所以谈君子。显然谈王者的道德,既让自己的观点失去立场,更破坏了自己重点说仁的目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总之,孔子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着重强调了仁,谈了大量的一个有志求仁得仁人志士(君子)如何能够使自己求仁得仁。以强调仁的概念而丰富了德的范畴。德的概念范畴从君王功业,增加出君子得仁的部分。将功业的实践结果状态,增加了君子自我超越求仁的这种实践过程的范畴。

《论语》中的孔子,很显然,故意不谈少谈道德。一是道德实质就是乾坤两卦所显的核心概念,这种理论解读还是老子更专业些。二是孔子如此做,客观提升了仁在理论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性(虽然道德概念的重要优于仁),以此最终实质改造了德的含义。德从以往的功德的结果状态,扩展到(功德+德行)这种包含了结果与过程的更广大的范畴。这种改造非常微妙地改变了夏商周诸多君王,无德(功德)何以合法的长期理论窘境。孔子的努力,使得之后的封建君王们,就算没有功德,也不必惶惶不可终日担忧自身是否符合法统,他们只需要具备追求仁义的“德行”,也就有德(德的新意)了。这个逻辑演进的结果后来与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结合。完美地构建了新时代的新法统内涵。——“高祖去昏君、立新国,建大功德,子孙以德行守之,基业可传。至无德(功德+德行)之君而亡,由新朝代之”.

孔子的这个历史遗产,使得华夏精英阶层将自强向善的华夏文明理念,融入自身日常行为修炼之中。他使得中国精英阶层在秦之后,开始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在全世界,历史上所有政治集团的精英阶层之中都少有的、系统化的行为模式:他们通过非常明确的目标、理念、行为方式来实现自我修炼、提升自我修养以达到天下和合共存至高状态的行为范式,理念范式,以至文明范式。(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大学》将这个自我修炼进程总结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炼由万物及我,再由我利天下的循环往复。在自强向善文明观下,上位者要为表率,日醒三日吾身以自强。杀生以成仁以向善。自强向善,华夏文明之本。上位者不行,何人愿行?上位者不舍身以成仁,华夏文明何以能持久?

今天这个传统依旧存在与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之中,1941年,刘少奇就写了《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今天党章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独立自主”、强调“和平发展”,强调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强调 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等等,都在遵循华夏文明自强向善之道,延续儒家开创的修炼自身以平天下实现整个世界和合共存伟大理想。无论是天下大同,或者共产主义,还是命运共同体。都是华夏文明始终对这个世界最真挚的期盼,最坚定的实践,最崇高的理想

君子之道是对政治领导阶层、整个精英阶层,乃至整个社会个体构建出了一个可以用于直接实践的自强向善之道,真正文明之道。

群体的先进性来源于自强向善的自我修炼,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崇高所在。它而从来都不与种族、血统、文化等等的差异有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国学爱 爱国学 ❤️ 传统文化每日分享 ❤️《庄子》杂篇·天下 【原文】 一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
    翅之梦阅读 204评论 0 0
  • 2、孔子的历史遗产 孔子建立儒家,有了两大历史遗产: 一就是“学以致用、选贤任能,体制内晋升” 的政治路线总纲。兴...
    mamimima阅读 530评论 2 35
  • 《论语·八佾》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睢》乐而不...
    曼殊斐儿_bcbb阅读 251评论 0 2
  • 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其实我是知道杨小龙性格敏感,自尊心强,其实是一种虚弱的表现,是不能够支撑我的需求的,因为我们有...
    小妖的金色城堡阅读 112评论 0 0
  • 仁德上人 情绪歌 遇事着相不高兴,就是自己情绪病。 情绪病啊病最重,生死轮回它造成。 因为有我动爱憎,才有高兴不高...
    仁德上人阅读 354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