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又有朋友给我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实在读书的时间有限,利用娃午睡的时间,跟着幸福妈妈读书会,听了这本书。
非暴力沟通,暴力指的是语言暴力。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常对话中,所说的每一句都是基于自我的价值体系及内在需求,往往会忽略对方的需求,经常存在不经意的伤害他人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暴力沟通。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道德评判。即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他人做出评判,哪怕自己觉得只是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却会引起对方的敌意。
例:我对老公说:“你那么味儿,能不能每天洗一次澡,你这样出去谈业务,太不注意形象了,如果我是甲方,肯定第一个毙掉你。”
二、进行比较。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的不平衡。
例:我跟老公说:“人家一楼比咱们大仨月,个头比咱高半个头了。”
“人家六楼那对龙凤胎比咱大半年,现在出门全英语对话,咱们连个狗啊,猫啊都不会说。”
“你看姑家那个女婿,人家多干净,出差回来凌晨三点,先打扫卫生,再洗澡睡觉,人和人真是不一样。”
三、逃避责任。也就是甩锅,自己的错误自己不面对,找客观理由。说白了就是,我这样是你们逼我的,我不得不这样。
例:老公说:“今天又给你打了十几个电话才接,你要手机干什么,扔了得了!”
我回:“你要是给我配个保姆,我有时间了,手机成天把手里,保准做到秒回。”
四、强人所难。可以理解为用威胁的方式逼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即使对方十分不愿意这样做。
例:我说:“王XX,你再把臭袜子随处乱脱,我见一只就给你丢垃圾桶一只。”
“王缓缓,你再不走,妈妈就先走了,你自己就在这里吧。”
“王缓缓,你再……妈妈就生气,不理你了。”
非暴力沟通方式主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一、观察。即把我们看到的事实和附带的主观评论区别开来。
例:孩子今晚又尿裤子了,她告诉我尿尿,只是裤子退下来尚未坐到马桶上,已经尿了。
事实是孩子已经懂得告知上厕所了,只是还不够熟练,有时候憋不住,告诉完接着就尿了。
我当时说了什么?“你就跟你爹一样,跟你们姓王的全家一个德性,你看你裤子尿得骚成啥样儿了,没味儿就不是你们家的人了!”
我的错误就是把事实跟主观的评判混淆在一起,直接爆发了。
二、表达感受。开始我也觉得表达感受很容易,但其实我们常常把感受跟看法混为一谈了。
例:早上我让老公帮我去保养车,结果他说,这几天太忙了,让我自己搞定。
我说的是:“我觉得你根本就不尊重我,你根本没拿我当你老婆当孩子妈,我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我连你的员工都不如!”
我当时认为我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现在看来呢,这些是我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感受,我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呢?因为觉得老公不重视自己,自己很伤心,这才是真正的感受。
我在想如果我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话,他知道我是伤心的,应该也不会有后面一大堆争吵了吧。
三、正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并明确的表达,最好也能尝试理解对方的需求。
例:国庆假期,说好带孩子出去玩儿,但是第一天哪儿都没去,全家都不开心。
什么原因,我的需求是希望爸爸做好攻略,起床就带我们出发,但是我没有明确表达,而是等着爸爸自发做这个工作。
爸爸的需求呢,跟我一样,所有事我先搞定,他只服从命令当司机就得了。当然他也没有向我明确表达需求。
结果就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准备,期待对方准备,结果对方也都什么没准备,自然哪里也去不了,拧巴了一天。
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在于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更别说主动表达了,这需要生活中更多的觉察。
四、提出请求。在一段关系中,我们肯定是有期待的,当我们基于客观事实,清楚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需求后,可以进一步主动请求得到帮助。这样对方也能更加明确应该怎样做,让双方的关系更轻松更自由。
例:学习了这本书,我晚上跟老公针对乱丢衣服袜子的事情进行了一番讨论。
事实:衣服、袜子随处乱丢,家里显得杂乱无章。
感受:害怕不安
需求:秩序感,这样我才会获得安全感
请求:请把衣服挂在门后,鞋子摆在架子上,袜子丢进洗衣机旁的筐子里
这次沟通很清晰高效,对方欣然接受,虽然不一定能做到,但双方都心情都不错,某人还开起了玩笑。完全不似以前,我是一通唠叨、抱怨、指责,对方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