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弗洛伊德认为,自由联想可以触达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而无意识领地的某些信息,也许就可以促成改变的发生。
2.“均匀悬浮的注意”大白话说,就叫:只看,不评判。说不定就在那些你想要忽略的事物上,提示着你还没有探索到的自己。
3.心理咨询对这种慢节奏的改变有一个比喻,叫做“浸泡”:浸泡在一段未知的体验里,尽量不预设框架。
前面的课程,我们介绍了在心理咨询中通用的改变原理。从这节课开始,我将按照心理咨询的不同流派,介绍它们在促成改变这件事上,分别有哪些好用的方法。
这周要介绍的是心理咨询历史最久,影响力也最大的一个流派,那就是精神分析。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精神分析流派认为,在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背后,还有一个叫“无意识”的神秘领地,充满了本能欲望的冲突。这些冲突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会影响我们生活中的表现,甚至也可能发展为身心症状。
你也许想问,这么玄的理论会如何帮助人们发生实际改变呢?或者说,怎么把精神分析应用在心理咨询中呢?
我先打个预防针,假如你想去体验一下精神分析式的心理咨询,那最好有所准备:很可能咨询一开始,你并不会听到任何鞭辟入里的分析。相反,咨询师会让你从头说到尾。你该说什么呢?他告诉你:没关系,你想说什么都可以。而你无论说什么,他都只是给予一些简单的回应,比如“嗯”“啊”“还有呢”。最后,50 分钟的时间到了,他告诉你,我们下次继续。
你感觉摸不着头脑:我是不是做了一个假的咨询?但我要告诉你:这恰恰就是精神分析促成改变的方式。哪怕你不认为自己讲的话有什么意义,也不觉得收到了任何有价值的反馈,但精神分析相信,只要把这种咨询坚持到足够长的时间,改变会越来越深刻和全面。
你现在应该有很多疑问,这节课我就来解释给你听,这种对话起作用的原理。
自由联想
首先,这种单方面的自由表达,在精神分析里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自由联想”。
什么叫自由联想呢?弗洛伊德打过一个比方,他说自由联想就像来访者跟咨询师一起坐火车,来访者坐靠窗的一边,看到风景从眼前闪过,咨询师坐在另一边,不知道来访者看到了什么,来访者就把眼前飘过的事物如实地讲给咨询师。
在早期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里,来访者会躺在咨询室的躺椅上,闭着眼睛,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分析师坐在来访者的背后,尽可能保持安静,不打扰他的自由联想进程。作为听众,他的任务就是从来访者给出的头脑中的那些画面里,捕捉无意识冲突的只鳞片爪,建构出对方的无意识世界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在今天,很多咨询师已经不再使用躺椅了,咨询师和来访者会分别坐在一个沙发上,彼此都可以看到对方,但他们之间会有一个夹角,这样就不用一直保持目光接触。来访者仍然可以保持在一种放空的状态里,讲出头脑中浮现出来的东西。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咨询师就会鼓励他,任何东西,只要在脑海里面闪现而过,都可以说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像这样的自由联想,可以触达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而无意识领地的某些信息,也许就可以促成改变的发生。
为什么这个过程可以触及无意识呢?你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太强调那些“有意义”的想法了。比如,我应该怎么说话才是正确的?哪些内容是重要的?那个坐在火车上的人,看到房子、人、草地、鲜花,很容易说出来,因为他判断这些东西是值得说的。同时他也看到了地上的垃圾、牛粪、臭水沟,但他会觉得这些东西不值一提。这些信息的筛选规则又是什么呢?按照精神分析的假设,这就是意识世界对于无意识冲突的压制。
当精神分析师鼓励你“一切都可以说”的时候,那些不起眼的,习惯性被压制的信息就获得了一个机会,进入到意识世界。也许你会莫名其妙地想到一些跟此时并不相干的话题,你可以自由表达出来,因为它在此刻出现,一定有它的道理。也许它恰恰提示了改变的关键,只是你还没有看到其中的关联。
均匀悬浮的注意
你可能会想:按照这个理论,我头脑里莫名其妙的想法碎片可太多了,难道它们都要被分析一遍吗?那当然是做不到的,面对这条无限延续的意识流,最可行的应对方式,叫做“均匀悬浮的注意”。这也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概念,用大白话说,就叫:只看,不评判。
什么意思呢?一个合格的精神分析师在听到你呈现的自由联想时,不会刻意放大任何部分,他会同时关注那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信息,和那些负面的、怪异的信息。因为只有对所有信息均等地加工过后,才会对你这个人产生一种全面的,更偏于直觉性的“感知”。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你无法用产生问题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自由联想就是一个帮助人“跳出来”的工具。因为它鼓励无意义的表达。
而没有意义,也就破除了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框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精神分析。一个合格的精神分析师,就好像我们“脑后”的一双眼睛,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单靠自己看不见的部分。但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光靠分析师的智慧,也需要接受分析的人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如实地暴露自己。
就像我们中国人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一点不光适用于精神分析,也适用于日常生活。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想法分成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却很少对那些一看上去荒谬或无聊的事物投入一分一秒的关注,从而不断强化自己已知的世界,就进入了自证的循环。
这时候请记得提醒自己,保持均匀悬浮的注意:说不定就在那些你想要忽略的事物上,提示着你还没有探索到的自己。
安全的探索空间
听到这里,你也许闭上了眼睛,尝试觉察自己头脑中可能出现的想法。但你可能很快又睁开了眼睛。因为你意识到有太多“危险”的念头。比如,你对亲近的人有些莫名其妙的怨气,想跟人打架,甚至想毁掉现在的生活。
你开始担心:这些想法真的有意义吗?恭喜你,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这确实有可能是你在无意识中的冲动。但是不用担心,只是看到这些冲动,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伤害。它也是你改变自己的一个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自由联想为某些“禁忌”的想法开辟了一个安全的探索空间。你可能还记得精神分析的假设,无意识当中有被禁忌的欲望,比如性、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它不符合正常社会的规则,我们就把它隐藏起来,但它不会真的消失。比如,一个人在自由联想中,也许会突然闪现一幅画面:无来由地想要暴力对待他的咨询师。他被这个想象吓坏了:我怎么会这么想?我是不是疯了?但也许这个画面的背后,隐藏着他对权威的愤怒。也许他在工作中对自己的领导积累了很多不满,却没有表达的出口。
如果我们允许自己探索一下那些负面的想法,说不定就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心理咨询是一个语言的实验场。在这里,一切愤怒、恐惧或是贪婪都可以安全地释放。当它们用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意味着不会造成现实的破坏。比如一个人“想把辞职报告摔在老板脸上”,他可以在这种想象中,充分体会自己的愤怒。他会意识到愤怒的来源,是在工作中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他在现实中必须学会妥善处理情绪。如果没有这些探索,他也许就会一直隐忍,真到忍不下去的一刻,直接辞职。
所以,自由联想允许我们把内心中那些不堪的,甚至阴暗的想法说出来,不是为了单纯地发泄,而是要看到想法背后的积极动力,然后整合到正常的生活中。
慢节奏的分析
听到这里,你大概理解了精神分析在做什么,但你也许还有一点疑惑:如果只能靠漫无目的的联想,才能一窥无意识世界的究竟,这种方法的效率会不会太低?
这确实是精神分析心理咨询的局限:它需要很长时间。在弗洛伊德时代,来访者是欧洲的贵族,几乎每天都有时间接受分析,一分析就是很多年。
今天的人大多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现代精神分析变得精简了很多。可再怎么精简,多数来访者也要保持每周一到两次的频率,最少也要坚持几十次咨询,算下来差不多几个月到一年。
把这种咨询看成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有人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值:毕竟咨询刚开了个头,问题也许就已经时过境迁了。但是换一个角度去讲,有时候慢就是快。太着急在某一点上立刻改变的时候,也许会成为一种障碍,反倒是在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的谈话中,更有可能收获意料之外的觉察。
所以,精神分析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不要过于追求效率,效率有时候是改变的敌人。
心理咨询对这种慢节奏的改变有一个比喻,叫“浸泡”:浸泡在一段未知的体验里,我们尽量不预设框架。就像读书,我们不是抱着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期待读某本书,而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你抱着明确的目的,只会学到具体的知识点,而如果不带目的地浸泡在学习之中,就会偶遇很多从未想过的东西。也许那些真正重要的信息触动你,往往就发生在你自己也不曾预料的时候。
说不定,我在讲这些的时候,你正在无意识领地漂浮,请容我快速地做个课程总结。这节课,我们介绍了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方法,也就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促成改变。
你对这个听起来很玄的自由联想有什么体验呢?欢迎留言,也可以把这一讲分享给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朋友。
下节课,我们来谈谈矫正性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