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表象下,往往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危机,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有可能爆发,《如父如子》便是这样一个由抱错了婴儿引发的故事。突如其来的鉴定结果给两个家庭造成的打击和伤害是巨大的,血缘的联系和相伴的亲情,二者之间该如何取舍,无疑是一项痛苦的抉择。不过这么一件放在现实中也较稀松平常的事,被导演是枝裕和拍得如此令人沉醉动容,生活化的细节,平静缓慢的画面,延续了他一贯温情治愈的风格,让整个影片的内在气质都令人无法抗拒。
两个家庭是日本社会中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野野宫一家是生活优越的中产阶级,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生活作息、兴趣的培养等尤为严格,而另一家则是日子清贫的普通民众,父亲斋木雄大生活随性,对孩子更像是放养模式。两个家庭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水平上的不对等,造就了日后再交换孩子时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由于工作原因,野野宫良多无法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但在物质上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予以补偿,并力图让孩子日后成为像他一样的社会精英。野野宫良多说:我有很多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斋木雄大却认为:父亲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如此震撼的观点经由后者口中说出,足以让人为之惊叹。
在影片叙事结构上,同样作为编剧的是枝裕和采用了不同的配置,将主体的叙事角度给了家境富裕的野野宫,而内在核心却经由斋木传递给观众,也表明的导演的用意,物质生活的丰厚与否在家庭的陪伴和情感面前不值一提,我们常说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亲情的陪伴和血缘关系的无力反衬出野野宫一家的富裕无生气和斋木一家的窘困和温馨。看见乡下开电器铺斋木家生活如此寒酸,野野宫良多提出将两个孩子同时争取过来抚养,换来的却是斋木一家的严词拒绝和雄大一记怯生生的巴掌。至此,本片的内核,血缘和亲情关系的构建已不言自明。整个故事的起因源于6年前医院女护士心生嫉妒的恶意换婴行为,这种破坏性的举动给两个原本不相干的家庭各自埋下了祸端,幸运的是,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能成为至亲,这种祸端也成为了良多的点拨人,对他这个大人来说未尝不是一次彻底的成长,这些主线之外的故事也构成了人物内心转变和故事主题的核心。
时间的魔力能冲破一切顽固的藩篱,就像片中蝉的隐喻,亲情的陪伴最终战胜了生理和血缘的相近。大量固定的镜头,缓慢的移动,与小津安二郎极为相似,这种情绪的渲染和营造方式与时间凝聚亲情的主旨上不谋而合,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亲情的陪伴足以打破血缘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