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了《摔跤吧,爸爸》,感动的同时却也忍不住为童年的自己哭了一场。
这部电影其实微博上已经被各种刷屏了,似乎首页的小伙伴们都去看过了,我也纠结了很久。在看了各家介绍和影评后,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去挑战一下,因为评分很高、题材也不常见。我很担心如果不看可能以后会像之前的《天才捕手》一样心生后悔。所以在看完所有必看的电影后,我趁着这片还没有下档前赶去看了。
说实话,电影很热血,很励志,也很能反应印度当代的某些社会现象。最后吉塔获得世界冠军的那一幕也很畅快淋漓,非常感人。但我的第一场泪献给了其中的第一首插曲。
“他究竟是救世主,还是我们的梦魇?
哦爸爸,请不要这样折磨我们。
爸爸,你对我们太残酷,我们快累死了。
请你对我们仁慈一些,我们还是孩子。
那么多规矩,那么多纪律,我们情愿去死。”[1]
这是吉塔和巴比塔对爸爸的哭诉,为了完成爸爸的“印度要有自己的摔跤世界冠军”,身为女孩的她们被爸爸当作男孩来训练成为摔跤手。
故事充满着坎坷,爸爸为了他们饱受邻人的流言,但他还是顶住了压力,最终培养了两个世界冠军。在捧得金牌的那一刻,爸爸说“你们是我的骄傲”,女孩们因此也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可是,梦想成为摔跤世界冠军的人究竟是谁呢?
或许因为成为世界冠军,女孩们不必像其他普通女孩一样,锅碗瓢盆、相夫教子地走完一生,她们因此也被很多人羡慕着。可她们也失去了童年,那个平淡地可以留着长发、尽情玩耍、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的童年。
故事里唯一一个为她们发声的人是她们的母亲,“我的女儿们不该为了你的梦想,放弃自己的人生”,说出这样的话的妈妈,在男人的面前也只能最终默默退让,“这一年你们就忘了我这个母亲吧”。
而更多的人会说,“你们的爸爸,为了你们的未来,在跟全世界对抗啊!”
是啊,爸爸那么伟大,你们怎么可以不知好歹呢,于是女孩们最终妥协了,从一个牢笼走进了另一个牢笼,只是那个笼子看上去更光鲜亮丽、更公平、更自由。
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爸爸是真的伟大啊,他为了女儿们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实际上,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梦想罢了,从一心生儿子开始,直到把女儿送上荣耀的奖台。虽然获胜的是女儿,被满足的却是爸爸,这么一看,爸爸的付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是那么理所当然,而为了所谓的“女儿的成功”却会被捧上神坛。
或许在印度,女人们少有话语权,那么一些小小的改变就能让她们雀跃,但实际上,她们究竟是为了谁而改变呢?
今天,我们的身边,又有多少“为了你好”的事正在发生——从好好学习到结婚生子,每当你想反抗时,总有人用这句话来迫使你妥协。于是,你放弃了,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那是为了我好,却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当有一天,你也面对孩子的反抗时,你也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为了你好啊”,再慢慢地磨灭了下一代的梦想。
曾经,也有人和我说,你要好好努力,好好学习,以后才能过上好日子,然而话语的最后永远还会加上一句“那么妈妈也会知足的”。
曾经也有人说,你要好好努力,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了你的妈妈。
所以,我学习了,我努力了,看上去是为了我自己,然而我的内心并没有找到被满足的快乐。
我曾经说要写小说,但是那个写满了字的本子却被人撕得粉碎;曾经我想要尝试去做编剧,但是有人说这是不务正业;当我努力想要跳出体制的时候,有人觉得那样她就少了方便之门。
所以,我学习,工作究竟是为了谁?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却没有找到答案。
有了孩子以后,我也渐渐接触了一些相关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和资料,我突然领悟到,为什么我不快乐。原来那么长时间以来,我的人生都不是为了自己而努力。
如今我决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再理会别人的评价,虽然前路茫茫无人知,但是走在路上的感觉真的很爽!
只有爽过了,我才可以大方地把这个感觉也传递给孩子。
每一个人都有权力为了自己的梦想过自己的人生,如果真的爱他,你就放手吧,让他自己去选择,或许这个人生在你看来并不完美,但人生又何必完美?
“而上帝爱它们,
就给它们春天与河流,
让它们冷暖自知,自由自在。”[2]
注:
[1]插曲歌词的翻译我看的版本和网络上的略有差异。网络上的翻译为“宽待以他人,严律于孩子。老爸啊,请别这么狠心。老爸,你这么严格,我们真的很受伤。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俩还是小孩子。这么多训练啊,都活不下去了。”
[2]诗摘自海桑《我流浪过的每一个地方》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