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原生家庭笔记

大家好!我是武志红,今天我带来的主题是《原生家庭的伤害》。

为了这个话题,我准备了四个关键词,和四个故事。

我先讲一个插曲。

去年12月,我去湖畔大学讲课,湖畔大学课程方的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想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我的回答是:认知上的改变。

早在2007年,我出版了《为何家会伤人》一书,这本书一炮走红,一直畅销到今天,总销量应该超百万册了吧。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本书,应该是国内心理学界第一本直面中国原生家庭伤害的书。

因为我的这本书,“原生家庭伤害”这个概念开始流传开来。

其实在我们的文化之内,有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词儿,有些我们甚至觉得很好,但其中都大有问题。

例如此前像真理一样的说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怎么做都是为了你好”,现在公众舆论也越来越不接受。

关于我们社会的原生家庭伤害这个话题,我想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为这四个关键词,我分别准备了四个故事。

第一个关键词,是听话。

众所周知,听话,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头号关键词,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听话是最容易被使用的赞语。

只要你是孩子,不管你多大,哪怕四五十了,还要听父母的话。

关于听话,我想讲的故事是这个。

当时我刚来广州日报没多久,收到了一个女孩的邮件,她讲了她的故事。

大概是,她和男友谈了三年恋爱,很恩爱,但父母,主要是妈妈,死活都不同意,最后真是以死相逼,她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很少见给我写信的读者,但这封信触动了我,我就约了她们一家人,在一家安静的西餐厅聊天。

我问女孩的妈妈:你为什么反对女儿的爱情呢?

这位妈妈最初给出的理由是:我女儿长得很好看,她男朋友配不上。

说实话,这个称不上多好看,最多只能说长得端正,我非常直接地给出了这个回应。

(必须说一下,我绝对是个奇葩,低情商的家伙,所以才能干这种事 )

我的这个说法,立即驳倒了这位妈妈的理由,她倒也没太坚持,接着给出了新的理由:我女儿学历高,他学历低。

事实是,女孩是本科学历,男孩是大专学历,相差并不大,并且,男孩的收入是女孩三倍。

于是,这位妈妈的第二个理由又被驳倒了。

最后,突然间,女孩妈妈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状态,大喊说:

“她之前跟我说过,什么事都会告诉我,结果她偷偷恋爱半年才被我发现!她以前对我百依百顺的,是我的贴心小棉袄!”

她大概还喊出了“她骗我!她背叛了我!”这样的话语。

这一刻,我瞬间意识到:其实这是听话不听话的事儿,根本与女孩的幸福无关。

女孩只犯了一个错,就是没有听她妈妈的话。

后来这个女孩就问我该怎么办,因为我当时还没有做咨询师,我就跟她说:“看来你妈是认真的,你觉得怎么办?”

后来这个女孩的选择是跟她心爱对男朋友分手。但是她接着远走高飞,离开了她的妈妈。(我每次讲到这个故事都会非常难过)

最终,她以这种方式获得了独立,但是这种独立很惨。

我要讲的第二个关键词,是伤害。

这是听话逻辑的一个必然结果。

当父母认为,孩子听自己话是天经地义,那么,父母就容易对孩子干一些残酷的事而不自知,甚至孩子也认识不到。

当时看到一个新闻,是一个女孩子找猫。

说五年前这个女孩孩养了一只猫,那只猫很亲她,每当她下班的时候,猫就会到门口来迎接她,猫也是她的朋友,她会把她的心事向猫倾诉。

然而有一天她回家,却发现妈妈把这只猫卖了。

这条新闻让我觉得非常残酷,就立刻转了微博,但并没有带上任何很严重的词汇。

然后这条微博下,引出了两类严重对立的回复:

一类回复是,猫重要还是妈妈重要?

这是观点之争,我经常说观点不重要,我们来看事实。

另一类回复是,讲和这位女子类似的故事。

都是自己的宠物或心爱之物,被父母随意处置。在这条微博下,我发现竟然有太多这种可怕的故事:

一个网友说,他小时候养了一只小鸡,有一天,父亲把他和小鸡赶到阳台上,然后给了他一把刀,他必须把小鸡杀死才能进屋。

还有一位女士,她小时候养过几条狗,都是被她父亲给杀了吃了。

不仅如此,当父母们干这些事时,还理直气壮。而网友回复中,很多人应该是孩子,却也为父母辩护。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干了这么残酷可怕的事,还觉得父母是对的?

因为听话逻辑,作为中国家庭的头号规则,它是严重失衡的。

家庭作为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空间,需要确立一些规则。

好的规则,是平衡的,是父母与孩子都要遵守的。

坏的规则,是严重失衡,只偏向一方的。

当父母彻底相信听话逻辑时,他们就真的会认为,自己怎么做都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然后,他们在残酷伤害孩子时,就没有了觉知力。

同样的,当孩子也彻底相信听话逻辑时,你也会被虐待而不自知。

我要讲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溺爱。

在座的各位是不是经常听到父母这样说:“你变成这样都是让我给惯坏的!”

我正好在湖畔大学的时候采访过一个经营企业家,她叫孙博。

结果采访的时候我就注意到,我们那个房间很安静,但走廊上有几个女孩在吵。

她就直接去找服务员谈话,让她关好这个门,打开那个门。

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她完全没有和我商量,就直接去找了服务员,而且也没有生气,只是让服务员解决问题。

我过去见过不少为所欲为的人,他们身上都带着点反社会的味道,但孙博身上完全没有这个感觉,她是一个温柔的美女。

我当时就问她是怎么长大的,她说她爸妈都是地质学家,经常出差,她小时候她跟奶奶长大,奶奶对她各种宠爱,她记忆中,从来没有否定过她,更不用说打骂。

在她读幼儿园时,因为她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她拒绝午休,老师们管不了她,最后无奈对她奶奶说,您想想办法吧。

为了解决这件事,她奶奶从医院辞职,去了孙女的幼儿园里做了一名校医,这样孙女中午就可以在她的办公室里待着,不用非得午休了。

她还有一件事,在小升初的时候,她其实能上北京最好的中学,但她就要报另外一所,因为那所中学的校服好看,而她的爸爸也同意了。

这我想在中国,绝大多数父母做不到,而这样的事,在她的人生中非常多。

我觉得这才叫溺爱,那些总把“溺爱”、“宠爱”孩子挂在嘴边的父母,你们真做到了这种水准吗?

甚至,你们的爱中,有这样的味道吗?

必须要强调的是,我也觉得孙博奶奶做得太过了,所以我并不是倡导这种做法,我只是想举这个例子,来说说什么叫溺爱。

并且,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孙博成了朋友们眼中人性程度最高的人,她根本没有因为溺爱,因为想为所欲为,而变成一个坏人。

溺爱会把孩子变坏,这个我们社会老说的逻辑,没有在她身上发生。

实际上,我见过很多类似的故事,也没见到,孩子因为溺爱而变得糟糕,相反,孩子都是因为爱,而变得富有人性化。

那么,溺爱这个关键词,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的理解是,这是听话逻辑的一个延伸,是整套言辞中为父母辩护的一个环节。

持有听话逻辑的父母,残酷地对待孩子,而孩子因此出了问题后,父母却说:

“你看这个孩子,我们对他这么好,他怎么变这么坏!

哎呀,我们错了,我们不该这样溺爱他,就应该更强有力管束他……”

所以说,溺爱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中国式父母,为了保护自己的自恋,而在孩子出问题时发明的一个自欺欺人的说法而已。

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个逻辑是,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这多数时候,是父母的养育出了问题,而且几乎总是爱不够,父母不会爱孩子,伤害了孩子。

而溺爱这个说法,却说成是父母爱给得太多了,太惯着孩子了,这给了父母进一步加强听话逻辑的理由。

我要讲的第四个关键词,是活力。

前面讲了中国式养育中的听话逻辑的糟糕之处,那么该怎样养育孩子呢?

我喜欢的一个说法是,父母要做孩子的一个好的容器。

所谓好的容器,就是:

当孩子把事情做好的时候,认可他鼓励他;

孩子挫败需要支持的时候,陪伴他支持他。

同时,当原生家庭像是一个结实稳固的好容器时,孩子的活力就会在其中流动,而会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孩子。

其实生命力只有一种,当生命力被看见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好的,比如热情、创造力、爱;

如果没被看见,就变成黑色的,比如恨、愤怒、攻击,就是破坏的。

其实她们都是一样的,仅仅是被看见和没有被看见的区别。

如果孩子本来的生命力没有被看见,无论你认为你做了多少,就不叫爱。

最后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流行的方式是,每个人有一个用来留言的本子,请同学们写点东西。

女生们给我的留言几乎有一半提到,我在语文课上精彩的发言。

这有点震惊到我,于是问和我一起吃了三年饭的哥们,我是这样的吗?

那哥们非常吃惊的说,当然是啊,我还以为你特别喜欢被关注,所以语文课上总发言,而且经常说得很夸张。

我其实根本没有想过博得任何人注意,无论同学还是老师,我只是突然有了想法后,遏制不住想分享而已。

但除了文字和思想,我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的人,甚至活力都和没有什么关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爷爷奶奶用听话逻辑去压制我的父母,导致他们有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都不想活下去了,这也影响到我。

过去常有人各种贬损90后,认为一代不如一代,但现在这种说法有了很大改观,对90后的赞誉越来越多。

其中我最认同的一个说法,是俞敏洪的洪泰基金的合伙人盛希泰说:90后是第一代正常的中国人。

因为,90后终于可以活在没有严重的集体创伤之下,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都远胜前辈。

从2007年出版《为何家会伤人》到现在,已经有十年时间,我很欣喜地看到,社会整体认知的确有了巨大改变。

例如,当出现愚孝的新闻时,十年前多数人会赞誉他,现在多数人会反对他;

当出现严重虐待孩子的新闻时,新闻工作者们常使用“教育不当”这个词,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虐待”。

这些认知上的改变,我觉得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此我感到欣慰、骄傲和自豪。

除了认知上的改变,我还有更深的愿望:

希望中国家庭充满爱与尊重,希望每个人都充满活力。

我觉得,听话逻辑是可以被放弃的,因为它是活力的敌人。

这个世界的改变,常常是由奇葩们推动的,我绝对是一个奇葩,低情商的奇葩。

2001年,刚进广州日报工作没几天,轮到我们部门的新员工去参与报社最关键的编前会了,就是决定每天版面安排的会议。

我们都是在最边缘处坐着,看领导和前辈们是如何讨论的。等讨论快结束时,主持当天会议的副总问:你们新员工有什么意见啊?

我有话要说,听到副总这样讲,我立即举手,然后我看到,所有人像怪物一样看着我。

这一刻我立即明白,副总只是客气一下,大家情商高都懂这个,就我情商低不懂。

马东老师问我,那一刻你心虚吗?

这,我倒挺好,我不心虚。当领导让我站起来发言时,我很自在地把我要说的话说了。

我愿意做一个能说自己话的奇葩。

最后我想说:

我很适合这个节目,因为我是一个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低情商奇葩,还想这个世界都像我一样想说啥说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839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543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116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7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84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1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16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5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5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07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1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56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2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1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3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7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77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维尔卡姆 最近找了些史料来看,包括正史、研究、墓志以及他人的评论文章;且不说各材料的间相同内容的差异,单说这时...
    d3d4b6747545阅读 184评论 1 1
  •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座城市,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把高楼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所以我们泪流...
    沐紫涵阅读 286评论 0 0
  • (博客搬家,原文写于14年6月1日。) 看到这样的产品已从概念变为现实,颇让人振奋。无人驾驶汽车,受“满足人类不断...
    心太阅读 16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