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等。
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典、挪威等40多个国家被广为流传,曾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特.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国际文学奖(2014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 、庄重文文学奖。而国内的奖项已经数不胜数了。
余华是一位颠覆大师。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1年12月8日)余华的作品有一种令人折服的魅力。
(德国《纽伦堡日报》2009年10月14日)
余华是中国最享誉世界的作家之一
(意大利《日报》2009年5月16日)
说起余华大概在中国文坛上没有几人可以比拟,堪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今天我们来说说他笔下的神作《活着》,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煽情,每一段路的沉重,每一段路的痛苦,与失去至亲时的麻木,他用冷漠的语调,织就了一副人性的图景,痛苦中不失温暖,优美中拥有些许的轻松,倔强中的一丝善良……
余华在《自序》中写到当我读别人的作品时,有时候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而我自己写下的作品。有时候也同样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活着》里的富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可见文字的力量以及活好每一天有多么重要,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靠着自己的初心努力奋斗,不被别人的三言两语所左右,相信努力过不会留下遗憾。
余华的风格简洁而有力,直抵人心,小说的结尾令人难忘,唯一活着的富贵老先生和他老牛富贵。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者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降临。”而《活着》以自己简单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召唤者读者。(美国《明星论坛报》2003年10月12日)
余华用他至真至诚的笔墨,将富贵书写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小说以沉重而结束的时候留下的只有富贵身上活着的意志。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东西。
余华笔下的一些普普通通变得不普通,平凡的东西经过他的叙述变得栩栩如生,像注入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但是又让读者欲罢不能的想继续探究下去的故事的情节!让读者更加的想去了解关于作者的一切!一个占据了中国文坛半边天的作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一个可以和鲁迅先生一样对读者心灵带来震撼的人,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作家。
这本书,以解放前后的中国乡村作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叫福贵的老人在解放前后的中国乡村所发生的一系列在生死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其说这个不如说他只是努力的活着。作者讲述了富贵老先生回忆自己一生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失魂落魄再到与老婆之间的温暖和家里人的生离死别让老人一度伤心绝望,但最终都坚强面对。
福贵一生可以说是悲凉的,悲的是明明就拥有很幸福的人生,却在自己的荒唐,嗜赌如命输了整个家,一个地主之家。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如果不是自己的荒唐死的就不是龙二而是自己了,那个年代里的地主就注定了是悲剧的!
在他人生和家庭不断遭受着特殊时代所带来的苦难。他在这个动荡不堪的年代,经历着各种无奈与窘迫的境遇,在生命中经历了无数次了重大变故后,老人学会了苦中作乐和坦然面对所有命运对他无情的鞭策与些许苦难中的小温暖!
余华把每个细节书写的惟妙惟俏,那些文字好像经历过他的书写,余华会把那些看似冷漠而又朴实无华的细节描写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读到那些文字感觉到来到了文字与文字的盛典,让大家忍不住就热泪盈眶,一句平凡的词语让人读的如痴如醉,正因为那些描述都过于真实,所以读起来才更加的容易触动人心。更容易让大家从中体会到那个年代为了活着的坚强不屈的信念。活着只是活着无关任何的其他因素!
年轻时候的福贵荒唐风流,嗜赌如命,当他输光了全部家产,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家珍一边给他捶背一边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夫妻之间的理解和包容,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古今又有几人会做到一个败家子的男人在她怀孕期间还动手打她她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如此的爱也是大家可望不可及的!余华笔下的家珍实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富家女,但是就是对富贵是那么的真心。也许有一种力量是我爱你,无关你爱不爱,只要我爱就够了!
福贵输光了所有的家产,富贵爹也是大智慧的老人,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做好榜样。但是临死也是煞费苦心的让福贵挑着装满铜钱的扁担去城里还赌债。以此让富贵体会一下这些钱的重量,试图让富贵醒悟。
富贵出门前五岁的女儿凤霞仰着脸问“爹,你是不是又要好几天不回家了?”女儿在不懂自己的家已经败落的时候却以为自己的父亲又像往常一样出门几日不回,女儿对父亲的关爱和期待,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福贵在去给老娘抓药的时候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辗转两年后回到家里,女儿凤霞因为一场高烧变得聋哑,老娘已经撒手人寰了,幸运的是家珍还在,还有他们的小儿子有庆。一家人幸福的相拥而泣。
那时候的他是幸福的,一家人就这样的普普通通的日子过了几年,遇上大饥荒,一家人饿得只能喝水。
就在他们好不容易熬过了那些艰苦的日子以后儿子有庆却遭遇横祸,因为县长夫人生孩子,只有有庆的血型可以匹配,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小小有庆因为医生失误而输血过多而永远的留在了那间冰冷的手术室;当我看到这一段我的泪水像决堤了似的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那么温暖的有庆,那个每天都乐此不疲的去给羊儿割草的有庆,那个为了心疼母亲而冬季跑步都不穿鞋的有庆,那么懂事的有庆,那和宁愿自己多跑几里路的有庆,那个还没有长大的有庆,那么可爱的有庆,那么瘦小的有庆,那个连一顿饱饭都没有吃过的有庆,没有享受过一天美好生活的有庆,那么可怜的小小有庆,就停在了九岁的时候。实在不敢想在他最后半清醒的时候心里到底想着谁?妈妈?姐姐?还是那个让自己在同学眼里丢脸的父亲?
后来女儿凤霞也因为生孩子而把自己的生命丢在了这间冰冷的手术室,他们注定了这辈子和这间手术室有扯不断的联系。俩人都是因为生孩子,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别人生孩子,一个自己生孩子。
后来,家珍在患病四年的时候终于也离开了他,富贵忍痛亲手送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和深深愧疚的这个女人。
几年后女婿二喜在工地上出意外也走了,唯一的外孙苦根长到七岁,却因为自己的粗心吃豆子撑死了。好像所有的苦难都发生在了这个悲惨的老人身上。
当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尝尽了人间悲痛的富贵在一次偶然救了那头老牛而也只剩下这头老牛可以他相依为命。
《活着》这本书作者真是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就一句真实从前贯穿到结局,但就是那么的感人肺腑,那么的让人心疼,心疼小小的有庆,命运不公的凤霞,还有夫唱妇随的家珍,世间的一切美好好像都和这个家没有一丁点的关系。让大家在感慨命运对富贵的苛刻的时候也感恩现在美好的生活!
当这位叫福贵的老人回忆起自己饱经沧桑和苦难的一生时他说:我有时候想想觉得伤心,有时候又很踏实。伤心的是自己亲手送走了自己最亲的人,踏实的是他确实是活着的,他的亲人他已经亲手送走了,以后自己走了也没有任何的牵挂!因此心里有那么一丝安慰。
余华在《自序》中写道: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他的苦难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最好的妻子,自己的子女是最好的子女,女婿是最好的女婿还有他的外孙和同样叫富贵的老牛……